想到这里,帝舜下了决心,把教化做为一件大事。在全国普遍做起来。
次日视朝,帝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并将建庠舍,教化童蒙的设想让臣工们议论。他要求大家提些好的建议,商讨出一个好的方案来。
帝舜的话音一落,契就说道:
“帝之言甚是。人之初生,没有不善的。以后所以不善,是因为习俗所染。譬如一根丝线,染于墨则黑,染于朱则赤。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如果有一个场所,有一定的教法,使他们在这个和外界很少接触的场所内,学一些本事,积一些善念。那么,即便他原来就不善,在这一种场所内亦可以化恶为善的。何况人一生下来本来就是善的。臣以为,可先在帝都建一些庠舍,做个试点,做个样板,然后再在各地推广实施。”
契的话刚一说完,大家便齐声称赞。帝舜道:
“各位都以为是,就由契来cāo办。越快越好。”帝舜的话刚说完,契便接着道:
“即从童蒙开始,那么,只是能是收一些小童。那大一些的孩子该咋办?他们不到干活年龄,在家里没事可做,又不能进庠舍,岂不流浪在家庭之外,染些恶习?”
“契之言甚是,以我之见,就建两种庠舍。一种收大些的孩童,一种收小些的童稚。用来教童蒙的庠舍叫下庠(小学),用来教大童的庠舍叫上庠(太学)。”帝道。
“好!帝的这个主意太好了!”大家齐声赞同。契接着又问道:
“下庠教化什么?上庠教化什么?总不能一样吧!”
帝舜道:“教文识字,由浅到深。下庠学浅,上庠学深。下庠以识字为主,再附带一些品德教化。上庠除识文字和做人教化以外,还应再定一些学本事的科目内容。具体定些什么内容,大家议论一下。”
伯夷道:“礼是立身之本,应为一科,不可不施以教。”
帝道:“算一科。”
后稷紧接着道:“民生以农耕为本,农耕也应为一科。”
帝道:“很好!”
伯益道:“草木鸟兽与人关系最密,用处亦大,博物的人古称为君子,也应算做一科。”
?道:“古之圣人,制器用以前民,利溥万世。娃娃们即使自己不能发明,寻常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