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耀武这么说,参谋长也沉默了下来。
虽说眼下在台面上的实力,明显是国防军一方占据优势,尤其是各方面上都是如此,但是这次国防军毕竟是攻方,而且这次进行的还是登陆战,是一种完全比较陌生的战斗方式。
空军和海军那边虽然已经表明了态度,要全力支持陆军的登陆作战,尤其是空军一边,由于福建和台湾不过是隔海相望,整个台湾都处于空军的作战范围内,但是战斗毕竟不可能只靠一个兵种来取胜…
“算了,不管怎么说,现在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戴安澜那小子看了笑话…”
凝视着地图上的澎湖群岛后,王耀武重新振作了士气道。
刚刚他口中的戴安澜,就是第十七集团军的司令,和王耀武一样,也是此次攻台作战的指挥官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人要一起并肩作战,事实上根据参谋部的想法,是让两个集团军兵分两路,分两个地点进行登陆作战,因此两者都是各分一方的…
顺带一提,王耀武主要是在厦门,而戴安澜则是在福州,两个将会分两个方向进行行动,出发点分开一下也比较好。
和王耀武一样,不,应该说和王耀武同样,戴安澜也是1904年生人。
也因此,当王耀武进入军事院校学习的时候,他其实和戴安澜是同期的,而同时由于两个人在院校里是同样的优秀,所以彼此间多少有那么一点劲敌的意思。
咳,这么说多少可能有些热血了,不过在他们成年的时候,恰好也是国内大发展的时候,当时由于在外面有一个苏俄替中国挡着,所以中国能够在外部没有明显威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比较和平平稳的发展时期。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时国内的各大军事院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紧迫感。
怎么说呢,王耀武和戴安澜多少也算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吧。
当然,这么说也不确切。至少在当时的中俄边境上,边境冲突什么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排连一级的冲突,一年至少能发生个十多次,毕竟中国的国境线多少有些太长了。
而王耀武和戴安澜这两个劲敌在毕业后,处于磨练自己——————也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晋升,所以选择了到中俄边境上的部队去服役,在那里服役的过程中。两人不但表现的同样优秀,最后两个人更是同样晋升为集团军司令。
等到对台展开军事行动的决定下达后,两个人更是被同时选为执行军事行动的最佳人选。
当然,想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首先给拿下澎湖才行,所以为了选出这个人选来,两个人还彼此进行了一番龙争虎斗,最后的结果就是王耀武获得了胜利。
至于同样优秀的两个人,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咳。王耀武才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和王耀武是本家,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才多少偏心了一下…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王耀武和戴安澜同样优秀。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
王耀武在厦门所作的准备,日本人相当清楚。毕竟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哪怕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日本在中国国内还是有很多间谍存在的——————在开战前,由于严光的特殊命令,军情和军防两局联手行动,使得日本潜伏在中国国内的间谍暴露了很多出来,不过当时并没有动手,毕竟当时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开战。
一直到开战后,军情局和军防局才突然动手,这也使得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机关损失惨重。
不过说到底,日本人毕竟一直都很警惕中国,所以除了这些暴露的以外,依然有很多潜伏着,连军防局也未能挖出来的间谍存在,说到底日本人毕竟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