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五章(第2/8页)  1908之钢铁雄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的黄埔系将领格格不入,也不擅协调各方面间之矛盾,使他在注重人脉的国民革命军中难有大作为刘宜良的《蒋经国传》中曾提到:“孙是个非常优秀的带兵官,但是位很坏的领袖讲人际关系,和他的同辈,几乎没有人可以和得来”香港《七十年代》刊“孙立人在台兵变经过”一文,对孙立人受排挤的情况有相当生动的描写:“可怜的陆军,四面是海,可怜的总司令,孤掌难鸣,陆军提出的许多问题,都遭到空海军的联合杯葛阻碍有时孙立人气急了,就在会议上向蒋中正报告说:海军空军如何好如何行,那么请总统将陆海空三军测验一下,比一比,看究竟那一军好先从我们三军总司令考起,比文也好比武也好比立正稍息也好比x+y也好,由你们海空军决定好了像这样情形,最后还是由蒋中正打圆场”其部属沈克勤回忆,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曾多次表示想与孙立人结拜,但孙立人为了争取陆军权益,曾当众与周至柔吵架因为对政战系统不满,蒋经国来拜年时,孙立人也置之不理

    蒋介石则道“其实我对你的评价很简单,论训练军队,你孙立人鲜有能望其项背者,不过,论打仗——你不行!”,“我知道你一直很自负,也很霸道,浑身是刺,目中无人我很后悔没有早一点给你时间,让你古书学学古人,学会修身养性”

    1955年孙立人事件发生,据当时担任总政战部主任的张彝鼎指出:“这件事情很复杂孙立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老总统也很看重他,但是孙立人的个性太强”“做为一个武将,能和古代的郭子仪或民国的徐永昌那样随和一点,会比较好像徐永昌,先后在冯玉祥阎锡山及老总统手下做过事,和每一个人都处得很好,这样才算成功”

    中华民国前陆军上将寓居在香港的张发奎在《张发奎口述自传》文中评论中华民国过去活跃于台面上的政坛人物时,对孙立人之下场的是如此评论:“恃才傲物是孙立人失势的主要原因,美国人想扶植他反而害了他他以为美国人支持他,以至得意忘形然而,美国人是不可靠的,孙立人的矜才使气使他得不到蒋先生的信任”

    顺带一提,在后世有一个传言,说孙立人在作战中曾下令将1200名日军俘虏中所有到过中国的都活埋仅一名台湾新兵未到过中国而幸免于难

    针对这种说法,也有很多反驳,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靠资料能够证实孙立人或者其部下杀过日本俘虏

    一些当年随孙立人远征的38师老兵也明确否认孙下令杀过战俘比如叶兆言曾写文章记载一位抗战老兵的说法:‘广州一位三十八师老兵托人打电话给我……这位老者是孙立人部下,当年在师部谍报队服役,是活着的见证人出于对老长官的热爱他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日本人非崇强生俘的很少,所谓活埋是胡说八道第二活捉俘虏可以奖励,为了邀功,也不会这么做第三,为获得情报,任何一名被俘的日本士兵都有价值,为防止他们自杀,常捆绑在门板上,战俘待遇很高,有时甚至用飞机押送,如果要杀,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这位叫梁振奋的老兵特别提到了孙立人的留美经历,说孙将军在美国学习军事,他接受的教育,不可能做出虐杀战俘的不人道行为‘

    因此这个传言,和早年诸多流传于互联网上的谣言一样,都只是谣言的一部分而已

    ————————————————————

    “柏林啊…”

    乘坐在一辆装甲战车内,看着灯光下的军事地图,孙立人叹了一口气

    虽说目前远征军可谓是高歌猛进,但是光是一个波兰就有几百公里的长度,虽说波兰距离柏林并不是很远,但是想要攻到柏林毕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远征军内部还是有不少人很清楚,虽说目前中国部队的主力基本上都在亚洲地区和日本作战但是实际上真正最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