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浴血罗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的问题还是粮食困难。他们商量了一下克服困难的具体办法,就散开去管各人的事了。

    郭楚松仍在室内,白天就是看地图看情报和过时的报纸,想找出个好办法,有时不得要领,就两手撑着下巴纳闷。从前天晚上起,他初步了解这地区和鄂南苏区情况,认为虽然到了一个县苏维埃管的地区,但困难没有丝毫减轻。到了黄昏,一天快过去了。他陆续知道的情况仍没有多少好的变化。他进一步认识到即便用现金下山买粮,但有粮的地区也多有敌人碉堡,也常有敌人巡逻或密探,买粮不一定顺利,挑上山来也要时间。他脑海里又出现了一个已经想过但此时才深感更为重大问题:莫说粮食不能解决,即便能解决,能按原计划继续向北吗?他独坐在黄昏的小房里,忽然眼睛一睁,眼前好象闪现出一幅大地图,上面有城市、山川……他看到北面是武汉三镇,正处于长江从西转向东北又急转到东南的弯曲部,自己处于弯曲部下面的幕阜山中段。一个三角几何图象很明显地显示出来,越向北就越陷入三角上的锐角。长江号称天堑。有强大的敌人严密布防,三角的两边是粤汉铁路和南浔铁路,都是敌人重兵控制的jiāo通线。何况三角内原来的大块苏区,已被分割为若干小块,大片地方化为白区或游击区。鄂南地方红军,据说主力只有八个连,也只能分散活动。鄂南苏区的情况,没有给他们休息整理的条件,这一幅战略形势图,把郭楚松的眼睛钉住了。他认定纵队绝不能继续向北。他又从整个战略任务来考虑,认为军委要他们北来南浔路和湘鄂赣地区,虽然没有明指,实际上一是为了配合福建十九路军的行动。二是配台中央红军向东北发展。现在十九路军已经失败了,蒋介石主力定会转而进攻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的行动可能改变。因此,罗霄纵队就不应该在原来的任务下去行动,而应做新的机动。向哪个方向呢?从大势来看,只能向南。但从战役战术观点来说,向南是不利的,因为guó mín dǎng军队有三师九旅在修河布防,并向北追击。向南很可能和敌人主力接触。可是,这种战役上不利,只要事先考虑到与敌接近的对策,就可以克服,可以改变当前不利的战略形势。他的决心是回头……向南。他立即到隔壁的杜崇惠那里,说晚饭后叫个领导人淡谈行动问题,也叫就近的一个团长和团政委来参加。杜崇惠立即同意,郭楚松又把自己对行动的看法简要地和他谈了,他没有表态,只说晚上一起再谈谈。

    晚饭时,郭楚松向杜祟惠说,今晚开会,最好在他住的房子,他的房子和郭的房子一般大,但有个米桶,有个小饭桌可以坐,郭楚松房里那条长凳可以搬来,六七个人就坐下了,杜崇惠立即同意。

    晚饭后不久,黄晔春从政治部来了,只等朱彪、罗铁生。

    坐了一会,人到齐了,因为是研究军事行动的会议,便由郭楚松主持。

    郭楚松要冯进文介绍敌方情况。冯进文说鄂南地区是guó mín dǎng西路剿总北路集团军防地,有三个师,那里不仅湖沼多,而且敌碉堡带纵横jiāo错。武汉有两个师,岳阳铁道线上有湘军一旅和两个保安团,九江南浔路,有两个三团制的独立旅,南面修河一线,仍然是三个师,是主力,大概会向北来。接着,黄晔春以他任何时候都是从容的态度介绍,鄂南苏区的党组织和政权组织的情况,强调说鄂南地区,粮食也很困难。郭楚松放松平常容易激动的态度,压低声音把他饭前想的道理和盘托出,明确地说:部队只能向南,大家看着他,都很注意听。

    杜崇惠坐在床右边。他和平常一样,慢条斯理地讲了一下部队情况,也认为大家介绍九宫山和鄂南苏区及四周敌情,都是事实。但一讲到下一步如何行动的时候,稍停一下,眉头一皱,把云帚晃了一下,庄严地说:

    “九宫山和鄂南的情况,虽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