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多的印缅战场的训练和作战中,可以说以是深得美军的真传)这是远征军战斗力飞速提高的一个阶段,毕竟装备可以拿到手,但正规严格先进的美式训练美械军里也不多,这也是驻印军名列五大主力的重要原因、资本。在这里要特别提一提驻印军的装备,那是当时中国火力最猛烈、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得到的美援最多,而且由于原定空运缅甸的8师因故取消,所以出现了两个师分三个师的装备等“过剩”情况,新6军新22师因此拥有两个师属pào兵营(一般美械师只有一个)。所以重pào轰击也是其战术的重要内容,去东北后针对东北民主联军的特点,战术也有了新变化,例如威远堡门进攻战65团攻3纵山头阵地(廖耀湘根据新1军在四平的情况,限令攻击部队在pào火停止后510分钟内一定要冲入守军阵地,不给其喘息机会,若太慢进攻就失去pào火压制的意义,实质就是用pào火优势抵消冲锋部队冲击的最危险路程,可有效减少伤亡。看来廖也是个不错的战术家)由于战术得当,一个个山头阵地基本是一次拿下,没费什么事。不过人无完人,在长春警备期间似乎部队的军纪不太好,最后由新1军接替新6回沈阳,美中不足。
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组成二战以来实力最坚强装备最优良的中国新式陆军,在另外一片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除应证史迪威将军所坚持的信念:“只要接受适当的训练与装备,将会与世界一流的军队一样。”也破除了部份外国军人视中国的军队是不会作战的军队之迷思!同时也英勇的扛起捍卫中国保护亚洲的责任,其旺盛之战斗精神即使一流的盟国军队亦望尘莫及,此段是中国人的光荣,他们的英勇奋战使这段历史值得每个国人自豪,正如史迪威在缅北反攻结束后发给廖耀湘的贺电:“这是你的光荣,是新22师的光荣,是中国驻印军的光荣,是全体盟军的光荣,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总的来说,新6与18的战绩都是半斤八两,但考虑到关内关外国军部队的装备有差距,以及 18军在金门战役中的关键作用(蒋介石在看完战报之后据说泪流满面,连说“有了这一战,台湾就安全了……”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18军的胜利无疑是雪中送炭,也直接影响了我军攻台的作战计划的拖延,本来我军在50年曾准备用50万大军实施攻台作战。而随后朝鲜战争bào发后,国际条件已不允许,再没有机会了,胡琏和他的18军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虽然东北战场也非常重要(双方都是一流高手,差距都是毫厘之间),可毕竟那一战保全了“党国”影响巨大、深远。排第三。
郑洞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军
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军是中国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该师的底子就是财神爷宋子文大名鼎鼎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
特别说明税警总团自组建之后在1932、1937年的两次上海大战中伤亡殆尽,1940年重组之后由孙立人将军任指挥。所以新38师与“一二八”、“八一三”没有什么关系。
1941年底随66军进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孙将军仅率领一个113团前往解围,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甚至被媒体称为“东方隆美尔”,同时113团也伤亡过半。随后由于远征军指挥混乱,孙立人未随大部队北撤,而是完整撤退到印度。过境时英国军队竟要求新38师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入境!孙将军当即回绝,下令加强警戒、准备战斗,后来英军参观了新38师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