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7 章(第2/4页)  蛇皮嫁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匪,真正学手艺的人并不多。

    大财主极力邀请师徒二人来家做客,师徒二人见盛情难却,便来到那大财主家,到大财主家后,大财主告诉他们,说,他有一个朋友,要办一场喜事,需要一名精通喜乐的乐师,并且,大财主那位朋友开的报酬很丰厚,师徒二人一合计,觉得不错,于是就接下这桩喜事。

    没过多久,大财主便派人送老爷子师徒去他朋友家,到了地方,老爷子师徒才知道,大财主说的那位朋友家位处湘西一处偏僻的山区。

    老爷子师徒变得谨慎起来,直到后来,他们来到了昌县。在昌县里,他们见到大财主说的那位朋友,是一个年岁在八十的老头,老头自称姓顾,是顾家的族长。

    而那门亲事就是这位顾家族长的孙子顾子成大婚,因为这桩婚事很重要,意义很重大,关系着全族人的命运,所以,这位顾家族长才不顾自身年纪大,亲自张罗此事。

    后来,老爷子通过打听,这才知道,顾家祖籍在山东,本来是山东某地很有名望商人世家,后因时局战乱,顾家不堪其扰,便举族迁往湘西偏僻山区,躲避战祸。

    顾家来到湘西后,凭借起出色精明与积累起来的雄厚财力,迅速成为昌县内最显赫的商人,并且垄断着昌县的官商各界,同时,令当地许多土著族人臣服,后来,昌县便因顾家势力的崛起而更名,变成了顾县。

    尽管顾家在顾县内迅速崛起,可顾家一直有一个眼中钉,这个眼中钉就的顾县内一个苗寨的苗人。这些苗人很瞧不起顾家这个外来户,十分排斥,而后,顾家为了长远着想,也为了缓和与苗人的关系,便提出联姻这么一个解决办法。

    这个联姻的对象是,顾家族长之孙顾子成和苗寨寨主之女巫兰凤,而老爷子所接办的喜事就是他们两人亲事。

    老爷子师徒二人在了解整件喜事的原委之后,都觉得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即使最后联姻不成,他们大不了偷偷溜走就是了。

    联姻,在商业和政治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立友好关系的方式。

    然而,联姻又在古代政治上被称作“和亲”。若仔细翻开我国古代历史,就会发现,自汉代起,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和亲事件,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王昭君远嫁匈奴,文成公主远嫁吐番。

    顾氏家族的这次民族联姻,目的很明显,就是改善苗人对顾氏家族的态度。

    老爷子师徒在顾家族长的安排下,在顾县内住了两日,便被通知前往顾氏家族的所在地-凉风镇。

    ☆、诡镇的喜宴

    老爷子的师父因为年纪较大,不想走这么远的山路,就留在顾县,独让老爷子一人前往。

    后来,出乎老爷子的意料,与老爷子同行前往凉风镇的还有五个年轻人,后来,老爷子接触这五个年轻人,才知道,这五个人都是顾家请来的其他行业的手艺人。

    在这五个人当中,老爷子只知道,有一个是锁匠,有一个是裁缝,有一个是木匠,剩下的这两个人的职业,老爷子问过,但他俩显得很神秘,不肯说。

    其中,老爷子对那个锁匠与裁缝记忆最深刻,这两个人都很年轻,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六的样子,并且,手艺都很好,年纪轻轻,便有很大的名气,可谓是年轻有为。

    最深刻的不是这个,而是在喜事结束后,这两个人走出镇子的时候,却分别成了残疾人,裁缝成了瞎子,锁匠断掉一种手臂。

    老爷子与五人同行,一起来到隐没在山区里的凉风镇,到了凉风镇,老爷子却发现,凉风镇与想象当中差异太大,镇子被山区环绕,极其偏僻,可镇上却十分繁华,商铺如云,市场人流如织,货物样样齐全,这令老爷子几人惊诧不已,这根本不是山间小镇,而是世外桃源。

    在那个战乱年代,和平地活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