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1/4页)  把时间当作朋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耐烦,迫不急待地把糖塞进了嘴里;而有的孩子则很有耐心,而且很有办法,想出作游戏啦、讲故事之类种种方式拖延时间,分散注意力,最终坚持到主持人回来,得到了第二块糖。戈尔曼又对这批孩子14 岁时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吃糖的孩子数学和语文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120分,而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

    据说,这个实验说明的是,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当前名利所诱惑,能按社会需要不怕挫折、坚持不懈奋斗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结论不知道被多少书引用,并且被反复重申。可是,我看到的是另外一回事儿。“大多数孩子没有等到主持人回来,已经把糖吃掉了”这样一个事实能够完全证明的或者说明的也许只有两件事儿:1) 希望自己的yù望马上获得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是大多数人的天xìng;2) 野心是永远是少数人的天xìng。

    至于“忍住yù望”究竟能不能决定成功,答案只能是“也许”--和其他所有的“也许”一样,仅仅是零 - 壹之间(不含零和壹)的某一个数值。如果不是“也许”而是“必然”的话,那么,所有的苦行僧都应该必然成功。但是事实明显并非如此--即便是苦行僧,也和其他任何一个群体一样,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不禁想起来前段时间流行的戏谑:“要练神功,必先自宫--就算自宫,也未必成功!”

    另外,要知道一个人有无自制能力和此人是否有才华,其实是完全不相干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多得去了。写下“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周是老臣。”的温庭筠就是大头才华横溢小头从不争气的一个人。考了那么多年中不了进士就是因为考试作弊上瘾。注意,以他的才华,他是从来不需要抄写别人的。他是帮别人作弊上瘾,并且死活管不住。一上考场,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的卷子答完,然后把周围的人全帮上一遍--人送外号 “救救人”。还有,这哥们只要能弄到钱,就一定去春楼花到欠债为止。都到了六十岁,还和一帮人酗酒嫖娼,结果犯了宵禁的法令,被虞侯打得鼻青脸肿……

    尽管大家都知道不是每个yù望都能被满足,但是我们都有无穷无尽的yù望是个确定的事实。于是,哪怕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不劳而获是每个人心中所拥有的诸多梦想之一,甚至可能还是其中最大的梦想。如果不能做到不劳而获的话,那就最好尽量少劳但是一定要尽量多得,并且多多益善。更进一步,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每个人都有这种yù望,只不过或者程度不同,或者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得各不相同。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迷恋赌博。因为这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想要甚至需要马上获得结果。赌场里各种赌博形式中赌鬼们最喜爱的就是老虎机了。赌王是不玩老虎机的,因为他们在这种纯粹的赌博中得不到乐趣的同时也不能保证收益。但是赌鬼们不一样,尽管这些赌鬼和赌王一样有着强烈的赢利yù望,但是,赌鬼潜意识里还有另外一个更需要满足的yù望--那就是“马上看到结果”。老虎机可以在这方面满足这些赌鬼--它的cāo作极为简单,拉一下手柄,五秒钟之内就得到结果--结果是输是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秒钟之内就得到结果”!

    同样的道理,酗酒无度的、嫖娼乐此不彼的、吸dú不顾死活的、玩电游没完没了的,都是这种“希望自己的yù望马上获得满足的天xìng”使然。要命的是,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