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把时间当作朋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普通人一样都有不同程度的虚荣心需要获得满足。他们现在的成功是确定的,那么,这成功的荣耀就取决于其难度有多高,即,起点条件越差,现在的成功将显得难度越高。只有难度更高,才能获得的掌声越多,被认可的程度才越强烈,才会被人们更加五体投地地佩服。

    他们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潜意识的根源,为了保护自己。每个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根下象棋没什么区别,不仅要不断地“进攻”,更重要的还有稳固地“防守”。他们如此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潜意识里的说法是“看吧,成功可不是说来就来的,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你还是好好想想吧”--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恐吓”,与“yù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警告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他们这么做,还有来自观众或者听众的支持。大多数人喜欢听成功者讲述他们的艰苦经历--越艰苦越好,越苦大仇深越喜闻乐见。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包括那些成功者中的大部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电影之所以精彩,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艺术加工,其次是时间段上的压缩--把一生的故事用一个半小时讲出来,不波澜起伏,惊险刺激才怪。然而,真实的生活却不可能天天波澜壮阔起起落落惊天动地,事实上,没有谁的心脏可以承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的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他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表达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看吧,成功多难呀?要付出那么多代价才可以呢!我还没付出那么多代价,没成功很正常么……”事实上,对那些渴望成功而又尚未成功的人来说,成功人士的“苦大仇深、血泪斑斑的经历”是一种多大的安慰啊!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就算那些成功者并非有意隐瞒或者有意夸大,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时,依然可能产生种种偏差。成功者,或者那些被认为成功的人,依然是人不是神。既然他们还是人,他们就很可能有大多数人所具备的共同缺陷:“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一个心理学上经常提到的概念)。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人类的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遗忘痛苦”。

    所以,成功者在给他人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掩盖那些令他们至今都追悔莫及的错误。因为那些经历太痛苦了,乃至于他们的大脑自动把那些记忆抹去了--如果他们的大脑功能健全的话。所以,更合理的解释是,他们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每个人都固有的“认知偏差”给他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而已。他们当然会讲述自己曾经遇到的困境,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他们的讲述中,最终,他们会用无比顽强的精神最终摆脱那些看似不可逆转的困境?--这样的讲述换来的当然是热烈的掌声。那他们有没有到现在都无法解决的困境呢?我不相信他们没有,除非他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天堂。

    还有就是,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关键在于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赚钱,并且还赚得很多;所以,宏观上来看,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宝贵经验在起作用,而是宏观经济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但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什么关系呢?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se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