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局面险恶(第1/2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达和一向讲究食无语,所以,就算是年幼的宝哥儿,也是闷头吃饭,不敢吱声。

    按照李家吃饭的老规矩,吃多吃少都随意,但是,各自碗内的饭菜,必须全部吃光,不许剩下一粒米,否则,就等着挨李家老爹的臭骂吧。

    李达和骂人非常有水平,从来都不带半个脏字,却可以骂得你头晕眼花,面红耳赤。

    这位老郎中挂在嘴边的话是,一粒粮食一粒血汗,浪费粮食是要遭天谴滴。

    饭罢,李中易和李中号两兄弟,手里捧着茶盏,陪李达和聊天。

    “大郎,此次回京,既任的是闲职,你正好在家里修养一些时日,补补身子。另外,二郎也该定亲了。为父生性懒散,成日里也就是医馆和家里两面走,咱们家在开封这边既无亲朋,人面也窄,二郎的亲事就由你定下便可。”李达和这一开口,倒把李中易吓了一大跳。

    开什么玩笑?自从曹氏被李中易赶出家门之后,李中昊一直对他就异常冷淡,屡屡恶语伤人。

    李中昊对李中易本人都是爱搭不理的冷脸,李中易选定的媳妇儿,能在他手上捞着好么?

    老话说得好,爱乌及屋,反之是:恨乌也会及屋。

    “阿爷,孩儿想考中了进士之后,再定亲事。”李中昊已经抢先表明了态度,这让李中易暗暗松了口气。

    从很久以前开始,李中易就一直秉承着,不做媒人三代人的做人原则,坚决不想掺合别人的家务事。

    佳偶变成怨偶的事。李中易看得太多了,难免会有些后怕,避之惟恐不及。

    对于李中昊的当面:“大兄,你即将归家的消息,王学章早就知道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王学汉这个带刀侍卫领班,成日里待在柴荣的御书房门外,消息怎么可能不灵通呢?

    “你和王学章的关系怎样了?”李中易关切的问李中昊。

    李中昊笑着解释说:“下个月初八,王学章和王学汉的亲娘,恰好是六十大寿,许昌侯府打算广邀宾客。王学章说,到时候要亲自来咱们家下请帖。”

    李中易听懂了,下请帖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表面说法罢了,这显然是许昌侯想和他拉近关系的一步棋。

    现在,李中易的想法非常简单,凡是想交往的豪门,来者不拒。

    老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千万不能学习韩通那种一根筋的搞法。

    离开正房之后,李中易回到随园,在内书房见到了已经等了很久的黄景胜。

    “京师的情况,很有些不妙啊。”黄景胜一张嘴,就是坏消息。

    李中易知道历史的走向,倒没有大惊小怪,只是静静的倾听来自于黄景胜的一手资料。

    李中易去了西北之后,朝中的局面,有了惊人的大变化。

    如今已是显德六年,在积攒了大量的军资之后,京中人士多有猜测,柴荣很可能统帅大军,再次北伐。

    盛宠在身的赵匡胤,如今不仅是一镇节度使,而且已经顺利的登上了殿前都点检的宝座,掌握了三万多殿前司的精锐。

    韩通这个莽汉,也已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手握经过整编之后的八万禁军。

    张永德因为军中传出的谣言,一直被柴荣所猜忌,如今也就剩下嫡系的镇兵,区区三万人马而已。

    因为和郭威的血缘关系太近了,李重进的处境也就更不堪了。前几日,李重进被柴荣找了个好由头,当着重臣的面,狠狠的痛斥了一番,如今正躲在家中闭门思过。

    政事堂这边,范质的首相之位,依然稳如泰山,手中的权柄,大得惊人。

    另一位宰相王溥,因为连续四次上表要回乡守父丧,柴荣却执意夺情,闹得很不愉快,结果被罢了相,改任参知枢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