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1/2页)  逍遥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军西出榆关之后,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之上,全军骡马化的优势立即体现无遗,行军的速度快得惊人。

    正午时分,留在队尾押阵的近卫军,距离榆关西门,已经远出八十余里。

    在军政、军令、军法及后勤,四权分离的前提下,李中易向来舍得放权。既然委任杨烈为行军大总管,他索性领着近卫军留在整支大军的末尾,免得让杨烈觉得碍手碍脚,事事向他请示汇报,那反而不美。

    在闲自在的吊在全军的末尾。

    受制于道路以及后勤补给的局限性,这个时代的行军作战,必须要分兵。

    所谓分进合击,指的就是分头行军,集中作战,然而,这个时代的分兵,分容易,再想集中起来,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远的且不去说它,李广就是因为迷了路,导致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作战地点,被迫自杀谢罪。

    不过,李家军拥有举世无双的舆图房,这便给行军作战带来了数之不尽的好处和便利。

    自从,李中易占领了榆关以来,舆图房所属测绘营的专业人士,便跟随着精锐的斥喉们,几乎走遍了整个幽州以东地区。

    舆图倒是好制,可是,李延清暗中主持的拉拢燕云汉族门阀的工作,却进展异常之缓慢。

    整个燕云十六州内,仅有区区几家很小的庶族门阀,暗中与李中易勾勾搭搭。其目的却只是想利用榆关锁死南京道和东京道之间商路的机会,趁机大发横财罢了,而绝无心向汉室之心。

    李中易其实很理解这种尴尬的局面,自从沙陀族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以来,至今已近三十年。

    客观的说,契丹人施行的北南面官制度,采取的汉官治汉的策略,很好的笼络住了燕云地区的汉族知识分子。

    在这个民族主义不彰的时代,对于读书人而言,只要不堵死他们做官的晋升之阶,其实谁当皇帝,根本就是没所谓的事情。

    后金入主中原后,以东林党人为首的汉族知识分子们,纷纷降了野猪皮,这些人所图的不过是保住家财和官位权势罢了。

    至于,南京道辖下的汉军官兵,他们平日里享受着高官和厚禄,又极其畏惧于契丹人的鼎盛军威,竟无一人敢向李中易靠拢。

    李中易压根就不介意南京道的汉人官僚和将领们是否心向汉室朝廷,成固可喜,从此有了内应。不成,亦无忧虑,彼辈既然效忠于契丹人,那就各凭刀枪说话吧!

    于是,在进军安喜之前,李中易给各级将领下了一道秘密手令:举凡契丹境内之官绅大户,或是巨商豪贾,一体抄家,所擒之男女俱贬为奴或婢。

    在手令之中,李中易格外强调了一点:胆敢抗拒天朝王师者,诛其全族男丁,女性全部充作官姬!

    长途行军,确实非常辛苦,李中易索性钻入萧绰的被中,搂着前凸后翘的俏佳人,美美的睡个回笼觉。

    不大的工夫,李中易睡熟了,异常之香甜。萧绰却因胸前压着沉沉的脑袋,呼吸逐渐不畅。更尴尬的是,李中易的一只爪子,竟然搭在她的大腿内侧。

    天地良心,萧绰想狠狠的斩断那只可恶的爪子,却因为双手被绑在身后,双腿又被绸带捆缚成m型,只能气得眼眶泛红泪如泉涌,丝毫也奈何不得李中易。

    就在李中易梦见周公和他下棋的时候,突然听见惊天动地的铜炮轰鸣声,他霍然惊醒,厉声喝问道:“怎么回事?”

    很快,李云潇拍马赶到马车前,凑到窗前,小声禀道:“爷,我近卫军途径一处坞堡,其主人拒绝开门出降,小的本欲试试铜炮破门的威力,却不成想竟然打偏了。”

    李中易立时来了精神,随即吩咐李云潇:“把炮营的五门铜炮都架到堡门前三百步处,等我亲去指挥发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