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希望来了(第2/3页)  浮生散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余大妈,他学的挺好的,虽然现在已经八岁多了,看起来是有点迟,但是只要他肯学都不算晚,还来得及,是个可造之材,笨鸟先飞嘛!”江雨一边将捆扎好的龙须草放到水盆之中一边回答着。

    “啥是可造之材,啥是笨鸟先飞么?”余大妈凑到江雨跟前。

    “就是说只要你家孙子肯学,好好学就能成才!”

    “哎呀!是吗?要是我家能出一个秀才那可就是老坟上冒青烟了,那我可得好好感谢你江同志了。”余大妈很是高兴,笑得有些合不拢嘴了。能得到江同志的肯定那就绝对没事,想想他们家这三代贫农,不说出个能像江同志那样有大学问的,就说有个能识字写信的都是个奇事哩!要是他们家老头子知道了可不得高兴坏了

    她越想越是高兴,越想越是开心,脸上的笑意更是浓了几分,她觉得以后要再对江同志好点,毕竟这他家的“小秀才还得靠着江同志不是?

    自这以后,余大妈便与儿子商量,让小孙子再也不过分的干农活了。他把江雨的话是原原本本的说给了自家儿子,她儿子一听更是来劲,只嚷嚷着教儿子吃完饭就去江同志哪儿认字去。

    还特意花钱给儿子买了两根铅笔,这可是个稀罕东西,你想想啊,这荒年里连吃饭都是个问题谁家还会想着让家里的几个“小祖宗”去认字去,那不是白白花钱嘛!没有回报的事情他们可是一件都不想干,都背地里的说余大妈这一家是中了什么魔怔了傻了,白花花的银子竟然往坑里扔。

    本来余大妈儿子想着是让自家儿子一天不间断的在江雨哪儿识字的,但这显然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不可能的。经余大妈提醒,他只让儿子抽空去,并且许诺他只要他好好学就给他买他想吃的糖果。这可高兴坏了小家伙,只嚷嚷着要好好学,要和江老师一样呢!

    而对于江雨来说,教小朋友识文断字也只是重拾了老本行。让他全身心的投入c认认真真的做一件事情,好让他能够短暂地忘记c忘记离家的思念,内心的无限苦楚。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江雨的绳子搓的也越来越顺畅c越来越好看了。再不像才开始那样毫无章法了。熟能生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一九七三年,这一年已经是江雨来此的第三个年头了。他无日无夜地时时思念着他的家里,想着玉秀近来身体如何是否安好?孩子们有没有听话?有没有惹妈妈生气,大儿子c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工作有没有受到他的影响?这些一切的一切他都无法亲眼得见,只能透过每月那么一两封的书信,从字里行间窥的一丝安稳。

    但玉秀这个人从来都怕他担心,他害怕玉秀是报喜不报忧,什么难处都不与他说,怕他担心。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了唐朝有位大诗人叫做杜甫。

    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途中他看到满目疮痍景象,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后,吟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吟下“白头搔更短,家书抵万金。”的千古悲凉。

    虽然江雨现在并不是什么“国破山河在”,但却是“白头搔更短,家书抵万金。”了。

    每日盼啊盼,望啊望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收到或是玉秀或是孩子们的来信,每月仅靠着为数不多的一两封来寄托那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

    这几日他听余大妈说,第一批返城要开始了据说是有他。余大妈的儿子是村上的干部,身为家里人的余大妈自然是知道的。江雨教她孙子功课,来提前通通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谁曾想,余大妈所说的第一批返城人员名单下来之后竟然没有江雨,可以想象那种从天堂掉到地狱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