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帝党(一)(第1/3页)  谋定天下之扶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祥春点了点头,自从上次王启年提了一嘴之后,自己便时刻留意此事,也的确发现了圣上对东林动手的迹象。

    王启年继续开口道:“有些事情小弟也是最近才想明白。倘若把圣上登基以来的一大串事件连接起来,便可以说得通了。

    圣上登基之初,和东林好的蜜里调油,一切都听从东林的安排,东林说废厂卫,圣上便废了厂卫,东林说废了商税,圣上便废了商税。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圣上多疑c操切的性格便开始暴露出来。发现东林纯粹是嘴皮子厉害,实际执政一塌糊涂之后,圣上醒悟了过来。东林这群人做御史言官还可以,操持朝政就马马虎虎了。

    圣上一心想着崇祯中兴,成就一代明主。靠着这群只会嘴炮的东林治理国家肯定不行,于是便有了收权的心思。眼下东林执政,要收权便得打击东林。

    崇祯元年的刘鸿训刘阁老去职事件,其实可以看做是圣上收权的开始。可惜满朝都是东林,刘鸿训下了台,接位的韩爌仍然是东林党大佬。东林出身便是原罪,注定会被圣上打击,所以韩爌没几天也卷铺盖了。接下来李标c成基命等人又相继被东林抬了上来,照旧被圣上下给赶走了。这两年首辅都呆不长,背后其实便是圣上和东林的角力。

    直到周廷儒c温体仁的出现,事情才有转机。周廷儒c温体仁虽然也同样出身东林,可惜却一直不被东林看重。内阁选举之时,东林内部颇有声望的钱谦益等人上了名单,而周廷儒c温体仁却榜上无名。于是这两货色,牙一咬c心一狠,内讧了。

    圣上得知此消息,笑的嘴都合不拢。还以为你们东林内部铁板一块,原来也有内讧的时候。这两货色自然而然的便成了圣上打击c分化东林的法宝。所以后面温体仁单挑东林众人时,一面倒的获得了圣上的全力支持,最终笑到了最后。倘若没有圣上拉偏手,这货老早就被赶回家啃芋头去了。”

    周祥春听后,想了半天才想通了此事。这周廷儒c温体仁上台太过突兀,要知道崇祯元年以前,周廷儒只是翰林编修,在南京坐冷板凳。温体仁更不用提了(作者实在找不到相关资料,不过地位肯定在周廷儒之下)。两年时间多一点,便火速入阁。实在是大明开国两百年以来未有之事。

    听了王启年这一番话,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此事一直都是圣上在背后发力,提拔二人来打击分化东林党。

    于是,周祥春开口说道:“贤弟的意思是,倘若咱们帮着圣上对付东林,则必然受到圣上重任?”

    王启年点头说道:“正是此意。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大明统治天下已达二百余年,大势自然在圣上这边。”

    周祥春开口问道:“然则当如何去做?”

    王启年开口道:“此事却是十分简单,就两个字而已。”说完后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结党”。也就是这两个字,后面掀起了不少腥风血雨。(真实历史上,明末不少牛人便死于此。身为东林的卢象升被帝党的杨嗣昌c高起潜弄死了,身为帝党杨嗣昌四正六隅c十面张网之策,几乎剿灭了内乱,可惜架不住东林党放水,剿匪失败之后不得不服毒自尽。其它孙传庭c洪承畴之类的,后面一一详说。)

    周祥春心下大为奇怪,开口问道:“上次贤弟劝说为兄要做孤臣。而且这温体仁自己标榜为孤臣,确实受到了圣上的青眼。”

    王启年便回答道:“小弟上次劝说大兄装孤臣,却也没错。这样做的好处是安稳的很,管你圣上和东林怎么斗,咱们只是不掺和。坏处却在见效很慢。眼下举朝都是东林,东林和圣上权力之争,其过程便是东林把自己人摆上位子,圣上再把此人赶下位子。这样来来去去几十趟之后,等到东林无人可以继续上位之时,才能轮到大兄上位。”

    喝了口茶,王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