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如有来生(12.乡中)(第1/2页)  诗意的情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有来生张宝同

    上到了初中,李小乐就要住宿了,因为学校还在乡镇里。而乡镇离灵泉村少说也有二十来里路。母子两人从来都没有分离过。所以,要送孩子到乡镇上学了,李秀英难受了好些天,有时还忍不住地要流泪。

    离家的前一天晚上,李秀英一边给孩子缝着秋裤,一边流着泪,对孩子说,“乐乐,你到那边上学,妈妈不在跟前,你会自己做饭吗?”李小乐说,“我会,烧稀饭,擀面条我都会。妈你放心吧,我不会饿肚子。”过了一会,李秀英又说,“乐乐,衣服脏了,你就把衣服攒起来,到了周五一起带回来。”李小乐说,“我自己的衣服我自己会洗。”李秀英说,“你好好地学习,衣服带回来我洗。”

    第二天,李秀英带着孩子,背着一大堆被褥和生活用品,乘着机动三轮车来到了白山镇中学。在学校里一报完到,学校就让学生家长给学生找住宿的地方,因为学校没有宿舍,也没有食堂。李秀英通过学校介绍,来到了学校旁边的村子里租房子。乡镇边上的村子并不大,却住着几百名租房的学生。所以,从村中的小路走过时,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学生。李秀英找到了学校为家长们介绍的房子。这些房子都是初三学生离开后腾出来的。房子不大,只有十二三平米,租金是五十元钱一月,为了省钱,一间屋子要住两人。屋里除过有两张小床之外,什么都没有。李秀英帮着孩子把被褥铺好。这时,同班的另一位同学也来了。于是,两人就合租着这间房屋。

    房屋门前有一个厨房,厨房里有四五个烧柴的小炉灶和两张结实的小木桌。桌上有两块切菜和擀面用的小木板,可能是上届学生留下来的。李秀英抢先拿过一块木板,就开始教着儿子擀面条和炒菜。其实,儿子也会一些,只是做得不太好。但不管咋说,李小乐还是把面擀好了,把菜炒熟了。

    吃过午饭,李秀英把那位叫许家晨的孩子叫在一起,对他说,“你和我家乐乐以后就是亲兄弟一样了,两人要互帮互让,不要闹意见吵嘴。”许家晨的母亲也对李秀英和李小乐说,“我听说你家乐乐学习好,所以,就让晨晨专门跟乐乐住在一起。乐乐你要多多地帮助我家晨晨。”李小乐说,“阿姨请放心。我们俩会好好地在一起相处。”m.22ff.

    李秀英朝后面一看,见儿子背着布袋和书包回来了。只一个星期没见,她就觉得孩子长高了许多。她接过孩子手里的布袋,说,“怎么回来这么晚,我才去过冬琳家。”李小乐说,“学校放学时间晚,后来,我们又在镇口等了半天车,所以就回来晚了。”

    李秀英问,“在那边生活还习惯吧?”李小乐说,“反正在外干啥都比不上在家好。在家里,一放学回到家就能吃饭。可是在那边,放学了,回到宿舍里还得自己做饭。做饭时,烧火的烟气把人熏得睁不开眼。好不容易把饭做好了,可是,面条不是太软就是太硬了。反正不如家里的饭好吃。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学生都住在一起,有的唱歌,有的放音乐,有的在大声说话,吵得人都没办法睡觉。”李秀英就说,“要不,人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土窝。”

    李秀英一进到屋里,让孩子在屋里休息,自己开始烧水给孩子下面,同时,她还用小铁锅煎了两个荷包蛋。这鸡蛋是家里的那只母鸡下的,这些鸡蛋她一个也没舍得吃,都存了下来,好给儿子改善生活。她把面条下好了,把两个油煎的荷包蛋放在儿子的碗里,然后,把做好的臊子和面条盛在孩子的碗里,端在小桌上,让孩子趁热吃。

    李小乐吃着面条,就说,“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吃着,他看到碗里有两个荷包蛋,就要给妈妈一个。可是,李秀英说,“快吃了,你整天学习,费脑子,要多补一补。”李小乐见妈妈用命令的口吻对他说话,就把那两个荷包蛋都吃下了。

    吃完饭,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