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成长(第1/4页)  锦绣弃妻,无双王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却因为祖母的一己之私,却要承受那样的痛苦。如果,那世子之位,一直都是儿子宋词的,他从来就没有得到过,那他的心里还会好受一点。然而,被宋家的人叫了多年世子爷,被世人叫了多年定国侯府世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剥夺了身份,这换了任何一个人,心里也没法好受。

    作为儿子,宋词的心里,又哪里高兴得起来?

    如果父亲不是好父亲,他或许还会不在意。然而,他的父亲,是再好不过的父亲了!小的时候,他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在大街上看杂耍,那样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从小到大,值得他感动,值得他回忆的美好的画面,多不胜数。

    宋词也终于说服了祖父祖母,即将要把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妹妹,接出宋家,正式成一家。虽然,没能脱离宋氏家族,自成一脉。然而,单单只是分家另过,其中的艰难不易,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为了让祖父祖母松口,宋词在银钱方面,就损失巨大:净身出户不说,就连母亲的嫁妆,也只保住了一半(因为另外一半,早就被祖母和二婶,以及那些堂姐妹,以各种理由和借口,给强要了去,没法追回。当然了,他也可以强行追回,不过对分家不利),而且日后的每一年,宋词的父亲都要给祖父祖母各五百两银子的养老钱,一年四季各四套上好的锦缎衣裳,年节礼也少不了。

    宋词的父母不肯答应给五百两养老钱,因为一个三品大员一年到头的俸禄银子,加上各种收入,也最多这个数目。如今,宋词的父亲因为被自己的父亲和二弟各种打压,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的文官。一年的俸禄银子,还没有超过一百五十两。

    一人五百两,也就是一千两了,他拿什么去给?他可是真正的净身出户,就连过去积攒下的文房四宝都不给带出来,只允许带了自己的衣服鞋袜。如此,就是不吃不喝,他也凑不齐这个数目啊!

    更何况,父亲母亲和二弟的作为,实在是太让他寒心了!只让带衣服鞋袜出来,简直就是把他们长房一家,当那被赶出府的奴才啊!

    净身出户,还没有听说过,有这么干净的!

    看二弟二弟妹那样子,简直就是恨不得,让他们一家把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把扒干净再走!这样的亲人,还能叫做亲人么?!

    “父亲,母亲,那么多的家产,儿子全都放弃了!如今分家单过,连一个铜板都没有带出去,珠宝首饰什么的,就更加不用说了!按理说,这实在有点过了,然而儿子还是咬牙应下了!可是,儿子没有本事,一年一千两的养老银子,请恕儿子给不起!那么多的家产,儿子一分都没有得,该儿子得的那一部分,就当作是儿子给父亲和母亲的养老银子吧!”

    泥人也有三分血性,被父母和二弟逼到了这个地步,老实人宋磊气得狠了,目光冰冷的看着自己的父母,语气铿锵,言辞如刀,句句逼人。

    祖母陶氏勃然大怒,厉声呵斥:“不给养老钱?你这是大不孝,我可以去衙门告你忤逆,看你还能否保住衙门的那份差事?你的名声坏了,看你的儿子,日后还有什么前途?看你的女儿,还能不能嫁个好人家?!”

    小陶氏大声附和:“就是啊,一千两算什么?你儿子可是有钱的很,就玻璃厂一年的分红,恐怕也有几十万两银子!要我看啊,一千两实在太少了,得一万两才行!”

    陶氏听她这么一说,猛然醒悟过来,当即大声嚷嚷:“哟,你不说,我多忘了这么一回事!确实如此,一千两确实太少了,至少得一万两才行!”

    小陶氏咋咋呼呼:“就是啊,逢年过节,也得至少给个一百两的过节费。对了,母亲,四季衣裳最好不要衣裳,就折算成银钱,一年一共给个一千两就好了!”

    宋词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