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前敌会议,布置具体的防务。
宇文泰征求众将军的意见。他其实对高欢此次西进深表怀疑,动静搞得这么大,不会有其他部队暗度陈仓吧。于是首先发表意见说:“贼军从三方面进攻,在黄河上造桥,摆出一副渡河进攻的架势,其实是为了牵扯我军的主力,使窦泰从河南进攻。我军若与他们长期对峙,不是办法。自高欢自起兵以来,窦泰每次为其前驱,他统率的快速反应部队多次获胜。这个常胜将军他心里是瞧不起我的,此次出兵必然骄横狂妄,目空一切。我们如果出其不意对其发动攻击,枪打出头鸟,必然克敌致胜。如果窦泰克服,战争局面将产生多米诺效应,高欢自然就不战而退。”
大荔是最前线的部队,首当其冲呀。前敌总司令梁御、副总赵贵都觉得大丞相说得轻巧,很担忧地说:“高欢的贼军就在前面,今若舍近而远袭窦泰,河西防务如果守不住,高欢、窦泰又两面夹攻,那时就后悔无及了。”
行台左丞苏绰、中兵参军达奚武两人站出来发表意见,表示完全同意宇文泰的方案。苏绰此人远见卓识,前面已经介绍,不再赘述。倒是达奚武刚刚出场,他今后表演的角色还很多,有必要对此人浓墨重彩予以介绍。
达奚武,字成兴,因以骑射知名而受到贺拔岳的器重,与赵贵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却是赵贵十个脑壳也比不上的聪明人。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达与赵二人收贺的尸体回到平凉,投奔宇文泰。此人虽是一代名将,却是不可多得的福将,屡战屡胜,为西魏(及以后的北周)立下不世之功。
达奚武说:“高欢此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知我军重兵把守,必不敢轻举冒进。至于窦泰,一个武夫,自恃其勇,轻敌冒进,必然孤军深入,在潼关黄河边打掉高欢的这条手臂,正当其时。”
宇文泰抚掌大笑,鼓励众将军说:“高欢虽作浮桥,还不敢轻易过来,不出五日,看我取窦泰首级。”
宇文泰按照此部署,留下十万大军为疑兵,只带领六千骁骑,连夜赶往渭南。
当天晚上在渭南丞相府,宇文泰对这样的部署还是不放心,悄悄地把侄儿宇文深叫了进来,询问他的意见。
宇文深是了解前线情况的,说:“窦泰是高欢的骁将,屡立战功。他率领的快速反应部队最适合地势开阔的平原作战。如果高欢和窦泰互相调换进军路线,则我军就危险了。而窦泰此次攻潼关,此地山狭水涌,虽然冬天水弱,只露出小关一线羊肠小道,这很不利于窦的骑兵作战。伯父若轻舟东下,在风陵度弃舟截敌,必然斩获窦泰。”
宇文泰听了侄儿的建议,极为高兴,夸奖说:“你的看法与达奚武的不谋而合,这正是我的决定。”
宇文泰不再犹豫,事在秘密,率领六千骁骑兵悄悄潜出渭南,东下至小关附近潜伏。另外,由达奚武带领一千骑兵,于渭河乘船东下,直抵风陵度。
小关是潼关下面的一个小关隘,黄河水盛时被淹,冬季水浅时露出一条小径,两岸杂树如堵,深草若织,因长期水淹,路途泥泞,很不利于骑兵作战。
窦泰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来到潼关下,见军事要塞重兵防守。小关一条小道畅通无阻,哈哈大笑:“我就是今日邓艾,毫不费力地袭取成都。”窦将军还以为西魏疏忽大意,这样的地理条件真是“天助我也”,不费一刀一枪就顺利通过潼关,于是毫不犹豫地率领五千快速反应部队,一阵风似的捲过小关。
窦泰的部队正在踏泥泞、过小路时,突听得一声炮响,宇文泰率大军从马牧泽冲杀过来,箭矢如雨,一阵轮番劲弩,东魏正在奋力急行的上千骁骑兵倒在泥泞中。
窦泰又急又气,挥鞭不停打马,可惜,往日听话的千里马就是迈不开步子,在鞭子的威胁下,好一阵才从泥泞里爬了出来。旁边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