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1 真学子,真的。(第2/3页)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学子的天分了。

    因为这委托人的家中,还真不是什么滔天的富贵,他家只是一般的富农乡绅,几亩薄田,二三作坊,普通的只能供出他这样的天才来学习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当中,知识,不是你想学就能轻易的学的到的。

    世家大族,门阀林立,虽然没有建国初期那般的夸张,却是依然保持着知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天然高人一等的地位。

    像是君子六艺中的礼乐,基本上也只有氏族能够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学习。

    所在在这样的氛围内,委托人的才情,才是如此的难能可贵。

    他在书院中崭露头角,也是被当时隐居在山东做书院院长的座师所发现提携,才最终走到了这最后一步。

    这其中不乏是因为他的老师,曾经是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氏族孙的缘故。

    虽然自从前朝隋朝的动乱以来,琅琊王氏基本上算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作为一个寒门学子来说,他们曾经的氏族的荣光,也足够让委托人学上一辈子了。

    所以,当委托人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洛阳城中,去参加那礼部举行的春闱的时候,他的家人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

    一个书童,一个杂仆,百两的银钱也是这个家庭能够为他提供的最大的帮助。

    可是等到他到了这个遍地黄金的东都洛阳的时候,才发现,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花费实在是太过于巨大了。

    先是这满城都是为了春闱而来的各路的学子,将这洛阳城内的大小客栈给挤得是满满当当。

    外地赶过来的委托人,就算是托牙行来找房子,一时间也变成了短租的一个没有,长租的负担不起的窘况。

    于是乎,在日日都要百钱的高价房的压力之下,委托人就将身边的杂役给遣派了回家,只留下了一个日常研磨打杂的书童,来负责他的日常起居。

    可是这光是住就是如此了,还有这近一个多月的一日三餐。

    各地学子间的以文会友,喝酒联络。

    再加上,时下最流行的,往各个位高权重的人的府邸中的投卷。

    这都需要钱。

    想是清高入同委托人这般的人物,也被逼的开始汲汲营营的想辙了。

    于是乎,只是小富家庭的委托人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一般的朝着当朝的几个大家的府邸投上了自己的试卷。

    可是这年头,最难缠的却是阎王底下的小鬼。

    那些个跟着主人奢靡惯了的门房仆役官家之流的,想要通过他们的手将自己手中的试卷投递进去,一次没有个百十个钱的价格,根本就办不到。

    像是这种多撒网的行为,不过几家的门前投过去,委托人就囊中羞涩了。

    就在他举目四望,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中,突然,就在整个洛阳的最大的学子的聚集地的文汇楼中传出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太平公主的府邸,从即日起一直到春闱的前一日截止,都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们的投递。

    无论是明算科的还是进士科的,不分强弱,不分等级。

    只要是有志之士,想要一展心中的所学,都可以上门给那公主府的专门负责投递事宜的官家面前,递上一份属于自己的治国经略,或是拿手的诗词。

    这一消息,一下子就让在文汇楼中的各路的学子们哗然了。

    若真是能够入得太平公主的眼,真是比当朝的宰相都管用了。

    谁不知道如今的太平公主可是武皇帝最宠爱的女儿。

    才情权势具是不输于当世的男儿。

    她说一句话,或是她举荐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手握重权的一方要员。

    与那些说不准会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