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
    张志伟和杨芯简单吩咐两句,走了。
    除了闫向东和王庸铮,其余同学,看着面熟,可张上已想不起他们叫什么名字,时光磨灭了很多东西。
    六点多,也正是吃饭时间。
    和王庸铮并排走在路上,往来地同学特别多,几乎到了人挤人的程度,都在一个时间点吃饭。
    “张上,你中考考了多少分?”王庸铮估计憋了很久,老早想问这个问题了。
    “371。”张上其实不想显摆。
    对一中的学生来讲,这分数低到谁听了都得来一句妈卖批,却不得不佩服。
    “371分?”王庸铮呆呆地嘀咕,像当初何婷婷听了这个分数一样,觉得难以接受。
    良久,掀开食堂的塑条门帘,里面人山人海,王同学才说了一句:“你爸真厉害。”
    “”人前显贵。
    张上那时上一中,最喜欢吃食堂的“黄金米饭”,简单的蛋炒饭,现炒,很好吃。
    炒饭厨师个头不高,却很壮,穿个白背心,贴身紧绷的,两胳膊上肌肉爆棚,粗壮血管爆在皮肤表面,很有力量感。
    尤其颠勺时,火苗烧起,嗡隆嗡隆地,大铁铲剐锅,米饭翻飞,葱花四溅,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像种地似的
    跟着王庸铮走,来到班门口,上方有牌子,20班。
    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让张上有梦幻迷离地错觉,就好像灵魂出窍,以一个世外人的角度去看世界,熟悉又陌生,内心平静如水。
    “同学,你走错啦吧?”
    班门口,狄慧平笑着提醒,牙齿洁白,马尾辫经过修剪,很顺畅,很流利,一丝不苟的扎着。
    王庸铮轻轻推了张上一把,见他不动,侧身挤进班门,对狄慧平说:“这是咱班同学,军训没来。”
    “唔。”狄慧平吃了口食堂买的饼子,嘴里含着东西,算回答过了。
    张上记得,高一时,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摸狄同学的辫子,手感很好。
    干净整洁的教室,墙壁洁白,大理石地面平整,讲桌是多媒体的那种,白色钢皮,里边能放电脑,很有现代化感。
    没有分配自己的座位,张上很自觉地去最后一排找个空位置坐下来。
    七点,悠扬的铃声响起,班主任陈奇武准时到。
    他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隔壁。
    二十七岁的后生,还没结婚,脑门就布满抬头纹,尤其皱眉地时候会让你明白什么叫“长得急”。
    还好那副浅蓝边框眼镜,带给了他一些斯文气。
    或许是上头通知过,陈老师一进门,第一时间看向张上。
    “那个同学,上来做一下自我介绍。”招招手,示意他到讲台上来。
    被全班注目,张上只是淡淡笑着。
    站讲台上,扫视下边的同学,说:“大家好,我叫张上,太谷人。”然后,下了讲台。
    “没了?”陈奇武有点愣。
    “没了”张上心说,难不成还得自曝三围?
    “”
    接下来,烦絮的安排和唠叨。
    张上拿出手机,好多个未读短信,都是要太谷饼的商家。
    自从开了快递公司,送太谷饼已不用智升祥他爸的大箱货了,全部走快递,省事省钱。
    前几天去刘德顺那里看了看。
    太谷饼厂扩建,把隔壁住户的房子买下,打通墙壁,上了新机器,员工也扩到20人,算是个小企业。
    只是,本该乐呵呵发财的刘德顺,却总是苦大仇深的样子,远不如以前洒脱,心态也崩了,经常呵斥员工。
    张上问,他只说儿子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