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节《中国龙脉》(第1/4页)  圣帝尊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不同时空的观察视角下,现代中国所处的方位都不一样。近现代,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而在上古时代,中国属于盘古大陆的南赡部洲(《山海经》的南山经范围)。从商朝开始,由于传承了正统的人类文明,中国位于世界中心。在唐朝时,从印度的视角来看,中国位于东方,被称为东土大唐。

    风水是会转的,好风水随着正统从西到东来到了中国地区,于是在中国地区诞生了从西到东的三条主龙脉,分别是北龙、中龙、南龙。

    商朝到宋朝时,最好的风水在中龙。元朝以后,最好的风水逐渐转到了北龙。

    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过燕京,渡海而止。当今中国,燕京(北京)风水排名第一,但是由于地磁翻转,好风水又转向雄安那个位置。风水排名第二的是太原,太原的风水却一直没有动,因为被定住了。为什么会被定住?请继续看……

    话说,在尧统治盘古大陆的时代,太原这里就形成规模很小的城市了,东周春秋时成为三线城市。到了秦汉之际,太原成为了二线城市,是军事要地、经济重心。隋朝时,太原县和晋阳县组合成一线大城市,这是全国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唐初封太原为“北都”,与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三都。五代十国之后,在宋朝建立之初,五代十国中的北汉政权还存在,太原是北汉首都。

    为了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短命王朝,宋朝朝廷除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外,还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特别是当宋太宗听说,当时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的首都太原是个“龙城”之后,要亲自带兵攻下太原城,然后进行火烧和水灌,要毁掉太原龙脉,生怕太原再生出真龙天子(皇帝)威胁到大宋。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指挥攻城。当时宋已统一中原,平定南方,倾全力攻太原一城。太原孤城难守,北汉皇帝不得已只好降宋,北汉名将杨业归宋(杨业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始祖)。至此,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分裂的小王朝被消灭了。

    攻城之时,宋太宗赵光义曾经登高观察太原城,发现城市从北到南狭长蜿蜒,形状为龙形,大吃一惊,等城破以后,他好好地研究了半天太原历史,越来越心惊胆战,因为太原出的皇帝真是太多了:东周时的赵简子、赵襄子以太原为基地成为战国七雄。汉朝时的汉文帝刘恒八岁来到太原当晋王,16年后即位。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出生于太原,父子俩开创了文景之治,成就西汉盛世。三国时,司马氏先被封为晋公,后又被封为晋王,然后建立晋朝。南北朝时,刘渊以太原为基地建立了前赵(也叫汉赵),高欢、高洋父子以太原为基地建立北齐。隋朝的隋炀帝杨广即位前曾经在太原当晋王。唐朝的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号称太原公子),从太原起兵,攻入长安,夺取了隋朝政权,建立了唐朝。唐高宗李治也在太原当过晋王,他的老婆武则天后来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太原管辖区内的文水县人。五代十国的李存勖(也号称太原公子)、石敬瑭、刘知远和刘崇兄弟凭借太原争夺天下、走马称帝,分别以太原为首都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政权。后周皇帝柴荣虽然没有到过太原,但在当皇帝之前,先后被封为太原侯和晋王。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曾经在太原当官,他的儿子孟昶出生于太原,孟昶是后蜀的末代皇帝。

    正是因为之前出过很多皇帝,所以太原龙气十足,被世人称为“龙城”。古往今来的风水大师一致认为晋阳(太原)有王者之气,而宋朝从太宗起就十分相信道教,道教大师分析天象认为:宋起之地为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自古“参商不相见”。因为如此这般原因,当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