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亲征(六)(第1/3页)  兴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关一日一日逼近,此时大凉北方的气温也降到了最低点,北风号怒天上来,云幽雪花大如席,用来形容大凉云幽十二州此刻的场景再合适不过。此时云幽的几处雄关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若是让熙承前世的如岑参c高适这样的大边塞诗人至此,一定又会作出那响彻天下雄浑奇丽的边塞诗。

    而此时,一积雪皑皑的荒地上,一道黑色身影正在迅速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上移动着。许是禁受不住如此凛冽的寒风,只见黑色身影突然停下身来。一身宽大的黑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唉!为了救你,可是把老人家吃尽了苦,不过好在里面竟然真有驱出此毒的方法,只是这最后一味药可是不好找,此处再找不到,就要进入魏境了!”老者望了望前方一望无际的积雪,叹了口气,掸了掸身上积雪,继续向前疾驰而去。

    而就在他离开不久,两道黄色身影也来到此处,只见其中一人低头望了望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脚印对身边人冷声道:“小心跟上去,千万不能让他发现我们。”

    “该死的天气,要想保持距离,还要能跟上,还真不容易。”另一人同样看了看脚下在大雪中已经快要消失的脚印抱怨道。

    武州,由于近日来连连低温风雪,北魏倒是消停了下来,如今十二州已经陷落了四州。不过好在众将士已经得知,京城不久后便会来援,并且是陛下亲征,这倒是令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日,张康正端坐一大火盆前目不转睛的读着手中兵书,时不时的交换下手,靠近火盆取暖。

    “大人,前去魏营打探的人回来了。”这时一声音传了进来,只见一参将模样的人在门外掸了掸身上厚重的积雪后,径自走向营帐。

    张康忙放下手中书籍道:“快宣他们进来。”

    俄而,两大凉士兵走了进来,忙恭敬道:“参见大人!”

    “魏军动向如何?”张康直接问道。

    “启奏大人,如今外面天寒地冻,积雪足有半尺深,魏军如今也都呆在各自营地,并没有动向。”只见其中一士兵道。

    张康轻嗯一声严肃道:“传令下去,切不可掉以轻心,北魏世居东北严寒地带,拥有我们大凉士兵所不具有的耐寒本领,在陛下援军到来之前切不可再生差池。”

    “大人,年关将至,军中将士思乡情绪日重,我恐会因此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只见参将一脸凝重道。

    “唉!我又何尝不明白大家的心思,可是如今外族环视国门,作为军人,当你们穿上这一身铠甲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自己所身负的责任,只有挡住外族的铁骑,才能够保国安家,才能够使得家人在后方安定的生活,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吗?若是北魏铁骑长驱入内,届时,我大凉百姓惨遭屠戮,重演孝哀帝时期的悲剧,和这个比起来,暂时与家人的分离又算得了什么呢?”张康叹了口气,慷慨陈词道。

    “属下这就去转告大人的意思,想来大家听过后,都会明白过来的。”参将忙回道。

    “嗯!陛下不久后便会率军前来,陛下未及弱冠,以千金之躯犯险亲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张康继续道。

    “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抚众人。”参将弯腰领命道。

    “此事就有劳徐参将了,记住,一定要让众将士明白他们的职责义务所在,去吧!”张康略显疲态的吩咐道。

    三人连声应诺,先后退了出去。

    “唉!想我大凉四百五十载基业,如今竟然落到这般田地,真希望陛下能够力挽狂澜,中兴我大凉。”张康望着三人消失的背影轻叹道。

    此时的武安,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熙承着一身裘绒锦衣御含元殿正举行朝议。

    “陛下,粮草皆已准备妥当,京中百姓听闻陛下亲征,都自发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