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羞涩的表情骗不了人的。最后,他们在一起了。渐渐的,我也发现,我和欣欣之间的关系变得有点淡了,不过我还是自欺欺人,告诉自己,就算她有男朋友了,也阻挡不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可是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爱情永远高于友情。
猜忌和怀疑是青春里必不可少的调剂品,它可以在友情的世界里无限放大,直到两败俱伤。
之后,高二的时候,我和欣欣还有王毅经常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上学。有一次,欣欣她不在,她让我给王毅做一下饭,由于那时候的男生不爱做饭,也不会做饭,我觉得没什么,我就和王毅一起做饭,一起吃饭,感觉有点尴尬,但也没想太多,当我们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欣欣回来了,然后心情很不好的叫王毅和她回去了,我很懵,也没想太多,后来,欣欣对我越来越冷淡,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过了几天,我在课间把她叫出来,问她为什么?她告诉我,“我是不是喜欢王毅,她说我们关系这么好,我怎么能这么做?”当时我才明白了,原来如此,我知道我百口莫辩,有些事既然你都认定了,我又何苦去解释,这些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如此真挚的友谊,在爱情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哀莫大于心死吧,我以为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最起码不会有这种事的存在,可是,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一样,再呵护,再珍贵的友情也比不上爱情的一句“我爱你”。这种情节,我以为只有电视剧里有,没想到所有的电视题材都取源于现实生活,和《七月与安生》很相似,只不过,我不是安生,我不喜欢家明。
经过这件事之后,生活平静了,我渐渐地远离了他们,不过欣欣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来叫我上学,我们都没有再提起那件事,我也不想让她为难,所以我选择了避而不见,后来,快高三的时候,王毅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女生,他们分手了,我对比特别生气,找到王毅骂了他一顿,之后找到欣欣,安慰照顾她,走出了那段日子,欣欣也找回了自信,和我像往常一样,关系如初,一起来迎接我们接下来的高考。
青春里的爱恨纠缠,就像一幕幕的电视剧,开始很甜蜜,中间很虐心,最后也会完美大结局。有些事是你必须要经历的,它总会教会你去成长。友情比喜欢浓,比爱淡。后来的这几年,我们一直是闺蜜,一直无话不谈,虽然没有上同一所大学,但依然如亲如故。
青春里,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里,喜欢一个人,只是因为他穿着白色的衬衫,温暖的微笑和温文尔雅的气韵。也许那时的你并不知道,那只是一种很懵懂的好感罢了,何谈“喜欢”二字。
16岁的我,便是如此吧,只是当时理性占据了我所有的神经中枢,让我放弃了这些我从未想过,也不愿去想的事情,我毅然决然的去了文科班,后来,高中毕业后,我从未见过他,现在回想起来,只是年少时的一种悸动罢了。
渐渐地,我适应了高中生活,即使每天课程种类很多,我也乐在其中,很努力的去学习。我也发现我的性格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改变,变得愿意和别人去交流,去沟通了,同时,也走出那段不堪回首的阴影了。我在这个文科班的大家庭里,认识了每天都和我冷战,却嘴硬心软的同桌张嘉嘉和对我不求回报,无限付出的好闺蜜赵晓,还有一位学习很好,踏实稳重,值得依赖的好朋友柴月,她们都是我高中三年最珍贵的财富,最刻骨铭心的青春回忆。
你要相信,生命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我每天迎着晨光,走在我初升的这条路上,不管前方有多少的人事等着我去经历,我都会甘之如饴,勇敢接受。因为从这一刻起,我要用一颗火热的,敢于言表的心去迎接我的新生活,我要抛弃我尘封的15年时光,我要让16岁作为我人生的新,拉开我新的人生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