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社会化小分工2(第1/2页)  大哉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元化和毕懋康已经将制造每种物品的工序分解开来,每个工序也都制订了比较严格的规范。

    匠户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偏好,自由选择自己所要从事的工序。

    但是,选择做出之后,也并非都能满足。因为还要从总体上进行调整,简单而又易于掌握的工序,肯定是大受欢迎,可那些复杂而又很难体现出效率的工序,也不能没有人去做。

    其中的道理非常浅显,稍加解释,匠户们也都能够理解。

    他们的心里都在期盼着,整顿培训结束之后,一切都恢复正常,自己好好做工,过年的时候娃儿们也能扯上件新衣裳穿,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切上几斤肉,全家老小也能吃上顿肉馅的饺子。人这一辈子,可不就图希个保暖吗。

    这一切真能实现吗?

    这一切还真能实现!

    因为皇帝陛下亲自允诺,培训合格的匠户,在完成了规定的数额之后,多出来的朝廷给予一定的银钱赎买,而且是现钱,绝不拖欠。如果质量一直保持精良,每半年朝廷还要给予奖励。

    其实这些承诺都是孙元化和毕懋康出面做出的,可匠户们却觉得没有皇帝陛下的支持,孙大人和毕大人的承诺根本不值一文,因此就把两人直接给忽略了。

    不过,这点儿小事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朝廷竟然还会赎买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

    大明王朝的世袭匠户,其实是“役”的一种,他们上交的东西,可都是无偿的。

    此前因为如果不给负责验收的吏胥塞上红包,即便你的东西多么精良,也会被做为次品被拒收。因此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就没有人去关心质量问题了。

    现在竟然真有这样的事儿!

    当然了,近期还是只有京城附近的匠户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其他地区就要稍微耐心等待一些时日了。不过,西山那个地方正在日夜加紧施工,落成之后肯定会大规模地吸纳更多手艺精良的匠户集中进行制造。

    这只是皇帝陛下的初步打算,随着以后形势的发展,制造基地也绝对不会仅限于西山一处。

    ————

    信王府的这处院子很是繁忙,进进出出的人员不断。

    院门因为是新开,也没有修建什么门楼之类,仅是粉饰一新而已。

    因为王嵪已经提前一步到达,并且知会了在门口侍立的两名锦衣卫,要他们无须大礼参拜。

    可是,等皇帝陛下一行真的到来时,两名锦衣卫还是下意识地要跪倒扣头。

    “站好!行注目礼即可。”王嵪在旁边赶紧轻声提醒两人。

    这注目礼也是皇帝陛下刚刚提出的,并且嘱咐下去遵照执行。因为皇帝陛下最近频繁微行,为了避免惊动周围的人群,因此皇帝陛下下令,免去侍卫人等的大礼参拜,行以注目礼即可。

    谕旨也是刚刚传递下去,大家都还不太习惯,所以皇帝陛下派王嵪提前一步,对门口的那两名担任侍卫的锦衣卫着重强调一下。

    院子里有四间南屋,三间东屋,这些房屋的开间很大,其他只有原来用作堆放杂物的小些的房屋。

    如果做为居家只用,这个院子还是非常宽敞的,可做为办公使用,就很显局促了。况且慢慢地还要有些家眷也要搬过来,到时更会拥挤不堪。

    因此,皇帝陛下已经发下口谕,将与之相连的两个院子整治一份,也拨给他们使用。

    因此,皇帝陛下一行进入院子,就看到有人在叮叮当当地凿墙,看样子是在开设相通的门。

    孙元化和毕懋康等人已经接到通知,纷纷从屋内出来,跪在院子里行礼参拜。

    除非在正式的场合,皇帝陛下本来不主张每次臣下见面时,都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