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请君入瓮1(第1/2页)  大哉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老柴派了三十名手下出去,四处探听官军的动向。

    他是想摸清了官军的兵力和动向情况之后,好带领众人寻机外逃。只要跳出官军的包围圈,没入茫茫的群山里面,就是再多几倍的官军,也休想将他们困住。

    在山下官军的布置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们是不能像没头的苍蝇那样胡乱闯的,弄不好刚巧闯到人家布好的陷阱里面。先去探明对方的虚实,总不失为稳妥的应对之策。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出去了三十名喽啰,回来的只有十来人,连一半都不到。

    因为那三十名手下是分头行动的,下山之后他们彼此间并没有联系,因此回来的人也并不知道没有回来的人为什么没有回来。

    其实那些没有回来的人,是在山下遇到了官军。

    在远处就发现了对方人多,因此他们明知跑不掉的,就赶紧将手里携带的家伙偷偷扔掉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从匪”的时间尚短,还没有脱去泥腿子的本色,也或许是官军事先得到了明确的指令,反正官军见到他们之后,并没有如以前那样敲诈勒索与危言恫吓双管齐下。

    “赶快回家种地去!你们这些泥腿子不种地,难道还想造反不成?!”就这么胡乱骂了几句,就把他们往家里赶。这个家,可就真是“过日子”的那种家,不是“这日子没法过了”的那个山头上边的家。

    有官军围困,即便想回杜阳山也是不可能了。

    没有多远,又遇到一些官军。这些官军与他们刚刚遇到的明显不同,不仅口音是非常熟悉本地人的声音,打扮也有所不同,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是不一样。

    “别走了,什么?你是本地人?本地哪儿的?哪县哪乡哪里的?里长叫什么?甲长是谁?”

    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能把你的脑门子问出汗来。

    “怎么了?大冷天儿的,怎么还出汗了?”那位负责问话的还不依不饶,依旧继续“消遣”着:“是不是得病了?有病可得赶紧医治,赶紧给你请个先生吧,要不然耽误了可就麻烦了”

    “好了好了,别穷开心了,先过来登个记吧,”旁边一位赶紧接过了话茬,并把他拉到了一边,“姓什么?叫什么?哪儿的?嗯,好了,登记好了,那说说吧,干过什么坏事儿没有?伤过人没有?若是伤过人那就赶紧交代,官府会从轻发落,若是现在不交代,等过后查出来那可就是加重处罚了,这你可要想清楚!”

    那没有返回杜阳山的将近二十来人,基本都是这种遭遇。

    当然了,李老柴对此是不知情的。

    不过,尽管不清楚那二十名手下是如何“走失”的,可根据那回来的十来人的汇报,说来的官军很多很多,他在感到大事不妙的同时,也感到有些纳闷:没作过什么大事儿啊,真是,值当的吗!

    但是,也不能就此束手就擒c束手待毙啊,总还得想法子找条活路啊。

    这次他们是在夜间下山,人员也还是三十名,只不过并不像前次那么分散了,而且二当家的点灯子也亲自七八个人下山打探。

    二当家点灯子号称是鬼点子最多,有他出马,李老柴应该可以放心。

    而点灯子带领的这一队喽啰,打探的是一条死路。

    之所以说是一条死路,是因为这条出山之路根本就不是路。路之所以为路,是因为“走的人多了,所以才成为路”,不管是那个时代还是以后的什么时代,这句话基本都可以成立。

    而这条所谓的路,几乎没有人走过。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条路。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这条路的中间,是一道二十多丈的悬崖绝壁。平时也只有采药之人尝试着攀登过,但也有失足跌落的传说,其他人都是绕道而行,根本连一探究竟的心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