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3章 大战临近1(第1/3页)  大哉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陛下虽然离开了大明狂飙的训练基地,可并没有离开西山兵营。他去的那个地方,叫做大明王朝西山军事指挥中心。

    这个军事指挥中心,是在西山深处。

    当初修建西山兵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经过探测,溶洞内空间相当大,而且内中还有一条地下河缓缓流过,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处。出入口也是非常隐秘,若是事先不知,从外部根本无法发现。

    皇帝陛下获悉之后,亲自进入到里面探访了一番。出来后就专门安排锦衣卫整修一番,准备派上大的用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持,卢象升和何腾蛟负责的兵部职方清吏司获得很大的提升,不管从人员的数量上还是精干程度上,以及职司的范围等方面都已经大为扩充。因此,以前的承天门对面的兵部衙门已经无法容得下了。

    于是,皇帝陛下下令,将兵部职方司搬到了西山,搬到了西山的这处溶洞之内。

    在皇帝陛下的心里,兵部职方司已经是做为后世的参谋部而组建。这是一事的心脏,必须保持很高的机密性。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军事方面的事务,恐怕会成为大明王朝必须面对的问题,皇帝陛下觉得怎么重视都不能算是过分。况且即便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军情的采集和保存都是一个不容轻忽的事情。

    这个地点是属于绝对机密的所在,因此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建设,筹建的进度也就缓慢了一些,此时也只是先僻出了几间房子大小的地方,供皇帝陛下和卢象升和何腾蛟等人商议军情。

    为了尽可能多的c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后金控制地区的情况,卢象升和何腾蛟不断地派出斥候深入辽东地区。

    最近,从斥候反馈回来的情报看,后金开始动员兵力。而兵力集结的地点,是在沈阳的南面,因此排除了刚刚签下城下之盟的朝鲜之后,后金的兵锋所指,就只有大明王朝了。

    后金的八旗制度是以牛录为单位,平时耕作狩猎,遇有战事,才向某一地点集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后金控制区域内的旗丁纷纷告妻别子c整顿装备,向自己所属的牛录集中。他们集中之后,前进的目的地一是在宽奠c新奠一线,另一个就是辽阳c西平堡和广宁一线。

    广宁的西南方向就是大凌河c小凌河c松山和锦州等,目前这些地方都还掌握在大明手里,由兵部尚书c兼蓟辽总督孙承宗率领众将把守。

    在宽奠和新奠等处,已经集结起来的兵力,继续向南,在与皮岛和獐子岛隔海相望的铁山和宣州等处海边扎设营盘。

    在辽阳c西平堡和广宁一线,他们并没有构筑什么防御性的营盘。

    与此同时,后金还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内,大肆搜刮粮食草料,输运的方向,也是上述两个地区。

    从以上得到的情报看,后金是要从锦州和松山向山海关一线推进,向大明发动进攻。为了保护自己的侧翼和后方,他们在皮岛和獐子岛对岸等处布置兵力,目的是要阻止东江镇的残余登陆。

    不久之前,后金在逼迫朝鲜签订城下之盟时,也基本上清除了东江镇在陆地上的生存空间,将他们赶到了海岛上。但是,在后金要有大动作时,他们还是对东江镇的残余很是顾忌,因此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东江镇的存在,绝对是后金的一块巨大的心病。

    而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东江镇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枚棋子。

    袁可立就任登莱巡抚之后,因为有着极其便利的条件,朝廷也给予了充分的人力c物力方面的支持。

    经过盘点之后,从奸商那里抄没而来的物资,很多都是直接发往山东半岛,交到了登莱巡抚袁可立的手中。

    按照朝廷的旨意,毛文龙重新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