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第1/1页)  长安长安之花晨月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山寺的晚钟清脆宏亮,余音悠扬绵长,传进苏州城的长街小巷。还是在很多年前,千祈随着自家的商船来到苏州定居,第一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那时也是暮色四合夕阳渐隐,她本以为寺庙就在不远处,结果商船经过寒山寺时,天已经黑了。

    船夫把小船靠了岸,扶摇下了船本能的想去扶一把千祈,却突然想到她现在是“公子”于是作罢。

    天空已经转为了苍蓝色,淡淡的几粒星子在朦胧中隐现,和长河远端方燃起的几丛渔火相映成趣。依稀看得见寒山寺杏黄色的外墙和藏经楼五重飞檐的轮廓。

    空气微凉,华灯初上。

    诗会还未开始,岸边已聚来了很多人,熙来攘往的,非常热闹。

    听说今年才子们会以流觞的形式来吟诗作乐。会有人在上游放上排满酒杯的盘子,盘子顺流而下,岸边的人如果拿起了杯子喝光了里面的酒,便要吟诗一首。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河心有一座泥沙岛,把一水割开,靠近寒山寺的这一道较为狭窄,且岸线曲折,易于流觞。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一百年前,有一个叫张继的书生,在这个地方写下了不朽的名篇: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千祈喜欢这首《枫桥夜泊》。

    商贩们也聚成了集,吆喝声嵌在人河中,绵延数里。一支支灯笼洒下淡黄色的光把一个个摊子照亮,连起来仿佛通体透亮温暖祥和的如意。

    各种各样琳琅的商品,苏绣剪纸泥人玩具,还有五花八门的点心,就连只有在七夕节乞巧市上才有的巧果和一些本在这个时令吃不到的糕点,也不可思议的出现。这些个馥郁着江南气息的摊子,又在桂花飘香的岸边,特定的日子和地点,一鳞半爪也透着些些诗意和禅意。

    “扶摇,你瞧这个攒珠发簪怎么样?”千祈拿着一枚镶着宝蓝色石玉的簪子爱不释手的把玩着,女儿态毕露。扶摇轻咳了一下唤了声“公子”,千祈才把他它放下,抿了抿嘴,拉起她逃开了摊主异样的目光。

    才子书生倒不比游集听诗的人少,眼前密密麻麻的人们,一打眼便能看到几个素衣儒服佩玉摇扇的青年才俊。

    待到夜幕完全笼罩,岸边一排杨柳树上挂着的写满诗歌的灯彩被齐齐点亮,有人把排满酒杯的盘子放在了上游,诗会开始了。

    大家开始向河边涌动,扶摇护住千祈游鱼般穿梭于人群,挤到了河边,两人转身看着后面大呼小叫推推搡搡的人们,真担心会被挤进河里。

    即使是在那黑压压如乌云一般的人团中,仍有一个头戴斗笠的男子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在其中穿行,不似千祈扶摇那样有着娇小的身材,似乎是身法了得。

    那人本就魁梧,又在夜间带着斗笠,于人群中分外惹眼。青色的笠像是一叶在大江风浪中畅行的扁舟,不一会,便消失在了千祈的视野里。

    拥挤的人群逐挤去了上游。那些酒杯流过去还要些时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于抢一个可以早些一展才华的席位。

    眼前只剩下了寥落人疏的市集,本来温煦的淡黄色柔光此刻也令人倍感凄凉。

    呵喜欢戴这种青箬笠的人还真多啊。

    终于,千祈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面向了苏州河。清冷的河水倒映着明亮皎洁的月光。

    扶摇在一旁默默不语,她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知道小姐每当想哭的时候都深深的吸一口气,再吐出轻轻的叹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