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回遇大雨南王退兵闹朝歌行者南走(第1/6页)  商周演义封神正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回:遇大雨南王退兵闹朝歌行者南走

    婵玉走了,陈真走了,黄元走了,副手太鸾也走了、、、他们都走了,走的不知去向,不知生死。

    九公心里似失了荒,再也无着落,惦念着女儿,惦念着曾经并肩战斗在一起的兄弟,不知他们会怎么样,可有生还的可能?坚守着城墙,直看到南兵退去,九公才低落下头,艰难的跌倒在城墙上。

    这一夜,邓九公不曾合眼,动员了关内人家。

    “亲们,南王这次亲征,非比往常,经过昨日一战,三山关是尽失精英,再难保周全,到了这个时候,我就不能耽误了大家的前程,啊,亲们,大家是有亲的去投亲,有友的去投友,九公不会怪罪你们的,其余留下的,愿与城关同在的,且同本帅一起登上城墙,共同抵挡南王之兵。”

    众人见邓九公决心很大,都不愿走,“元帅,我们不走,愿与三山关同在。”

    看到这么多的好子民,九公心里在暗暗滴血,啊,都是好儿女,我怎么舍得?

    他在那里独坐,众人理解九公的难处,也不愿多打搅他,各自回归岗位,尽显其能,当下,民众是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都作忙忙碌碌的准备,备战着下一场战争,所幸,滚石,雷木,沸汤,这些都有专人来管理,不需九公亲自操心,使他能得便稍作休息。

    望着兵士们忙碌的身影,九公是情感交加,这是多么好的儿女,三山关有了光荣,啊,有了你们骄傲。

    昨日,五千兵出城回来了不到两千兵,这是自交战以来,他从没有过的损失,啊,不知被纣王知道了,会作何感想?是否会派来援兵,或是治罪于他?

    想到传言中纣的凶残,九公是默默无语,现在,关上并旁边的三座山头,总兵马已经不足两万,抵挡号称二十万的南兵大军,何异于以卵击石,副帅太鸾,女儿蝉玉,还有陈真,黄元二将,他们这会怎么样了?唉,也不知他们是生是死?

    夜来盘算,九公难眠,天色微明,他即登上城墙,与众将领一一打了招呼后,便指挥着民众紧固着军事壁垒,多少年来,他心里是第一次的无有把握,这是怎么了?难道只是因昨日一败?或是女儿婵玉没在身边?

    唉,女儿,女儿,你又怎么样了?

    九公多么希望在关键的时候,能得到女儿的飞石相助?哪怕,就是女儿在身边作一言提醒,他也能得到安慰,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心乱,如麻的心乱,女儿,聪明的女儿,你还在吗?

    南王刚起兵时,这里的战报就不断的送向朝歌,可至今是一点回音也没有,这里难道有着什么不可知的缘故?

    九公焦急了,多么盼望从朝歌来一队援兵,可是,没有。他盼来盼去,盼到了什么?

    只是元帅的虚衔?

    其实,九公久不在朝,对朝中近况是不甚了解,彼时,正是费仲升任大司马,尤浑任宗伯之职初期,纣王宠信二贼,沉迷于女色,兵权尽归奸贼所有,二贼专权,持手中兵将用来对付那些反对派,整天只在想着如何灭了比干、黄飞虎之流,哪有心思理会着边关的危急?他们设计谋除比干丞相,誓要除去这眼中钉,哪里有心机去发兵到前线?

    当然,南方边关的事情不是没有人协助管理,黄飞虎就有分管这个权限,他只能协助着大司马费仲处理南方的军务,由于费仲职位的提升,飞虎无形中就被降了地位,成为了费仲的副职,他就不能如前独断。

    当黄飞虎知道邓九公这边的情况后,曾与比干王爷计议,“王爷,朝歌城四边动荡,有碍成汤江山的稳固,依末将看,南边的门户须要守紧,鄂顺的野心不小,不能大意了,单单依靠邓总兵之力只怕不行,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还要想办法给他帮助呀。”

    “啊,黄将军,依你之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