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酒楼(第1/3页)  帝后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寿成宫内,明灭的灯火照在案前人的脸上,添了几分晦涩不明的意味。

    吉安双手揣着从太室穿过,直往北堂而去。他刚送完大司农与少府令两位九卿大人,想起皇帝方才的脸色,顿时觉得屋内的暖炉烧得不够旺,四月倒春寒来的早了些。

    前两日少府令上报了新的织绫机,皇上立刻下旨传召大司农与少府令一同研究。结果却惹得龙颜大怒,来御前禀告的少府署丞与那个小内侍,被吾皇冰若寒霜的脸色吓得战战兢兢,话也说不清楚。重点是,皇上想要的不仅是织绫机的改进,而是一个杰出的造匠,宣人前来也是打算重用一番的。

    显然皇帝对那两个瞎猫摸着死耗子的宫人很是失望,因为除了织绫机外他们再也唠不出其他的点子来。但他还算个赏罚分明的皇帝,每人赐了千金。

    吉安见那秀芳署丞的脸色,怕是一辈子都不想再面圣了,本来也是,他们这个皇帝,太冷了些。

    抹了把头上的虚汗,吉安低头往里走了进去,正见到皇帝一脸凝重地看着一卷竹简,封条的布帛上写了个梁字。他忍不住吞了口水,强自镇定道:“陛下,两位大人已经离去了。”

    皇帝头也不抬,如上好的羊脂白玉一般的十指缓缓拆了简牍,看了整整一刻钟,才出言说道:“随朕出宫去散散心。”

    吉安悄悄散了口气,他倒也不是怕皇帝迁怒,按照皇帝一贯的行事作风,这种时候他都会十分隐忍,怒火发散出来给一些人看的事儿他不会做,但那如面瘫一般的冰冷却是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让人心里凉飕飕的。

    自从上月与杜衡见过之后,杜若与信阳长公主之间的博弈便也爽快地展开了,她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出宫的机会,她最在乎的不过是家人的未来,这些信阳看得清清楚楚,现在该有所表示了。

    杜若能够出宫一开始还有人嫉妒,可时间一长,其他宫人对她能够出宫的眼热也慢慢变成了托她给捎带各种东西,但凡不过分不敏感的,杜若全都应了,这样赢得了许多人对她的好评,日子也慢慢过得滋润起来。

    这日,她一一记下了各位小宫女的嘱托,喜滋滋地坐上出宫的车马,前几日听康禄说杜衡陪信阳公主府的小公子上街,遇到个很有意思的茶楼,今日约了一起去见识见识。这大概就是投桃报李,信阳已经让杜衡跟着平阳侯的大儿子随身伺候,并作为书童。

    茶楼酒肆是江湖侠士c平民百姓c布衣百家学士最喜欢消遣的地方,大周朝以仁孝治天下,实行察举制,这样的公共场合往往是学子平民博得名声的好去处。朝廷在言论上开放得很,当今圣上又是个广纳谏言的明君,上到政策法度,下到诗词曲调,都是可以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话题。

    前朝还有位乐师因为名声远播被传召入宫,最后官至九卿,传为一时佳话。当然少不了那乐师本身的才华,但也为天下有识之士踏入朝廷提供了一条通天大道。

    此时杜若身着康禄给的一身天青色长袍便服,竖了冠并一只木冠梁簪子,画了粗眉,涂了显黑的胭脂,只是身形颀长,勉强算得上一位翩翩佳公子,与杜衡两人走在街上,像一对亲密的兄弟。

    杜衡自上次与二姐分别之后,知道她为了秦简的事情闷闷不乐,这几日是绞尽脑汁想法子逗她开心。杜若明白弟弟的苦心,她心性洒脱,也明白往事借过人眼要往前看的道理,也就跟着来着酒肆看一场热闹。

    她准备得很充分,十四五岁的少年本就纤弱,也没漏什么破绽,只是这样看起来她更像杜衡的弟弟。

    两人停在一座精致的两层酒楼之前,杜衡抬脚先行,挑了一处角落的位置坐了。

    水陆酒馔点了一圈,伴着清甜的果酒,两人这才看向堂中热闹的场面。

    酒楼正堂当中放了一方长宽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