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徐州风云(一)(第1/3页)  狂澜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帝召集群臣,在太极殿,接见了元景仲。

    元景仲匍匐在殿上,高呼万岁。

    梁帝和蔼的让其起身,问道,“尊使前来,所为何事啊?”

    “北魏朝纲败坏,妖后擅权,祸乱四起,民不聊生。家父身为宗室,实在不忍再让那些奸佞之人为非作歹,为了徐州百姓,迫不得已,起兵反抗暴政。但毕竟势单力孤,难以自保,故而命在下前来,向大梁皇帝陛下请降,我等愿为附庸,鞍前马后,跟随陛下!”

    元景仲的话音刚落,群臣中便响起嗡嗡的低语议论之声。

    “徐州辖七郡二十四县,更据要冲之地,历来就是军事重镇。”梁帝语气平缓的说道,“如此重要的地方,居然真的要投靠我大梁?”

    “在下以人头担保,家父是真心来投,绝无二心!”

    梁帝呵呵的笑起来,“朕可是知道的,你父亲自称天子,国号为宋,定都彭城,改元天启;你和你的兄弟们,应该也都被封王了吧。”

    元景仲慌忙跪下来,叩首解释,“那只是家父为了表示与北魏决裂、对抗的决心而已,绝非真的有称帝之心啊!”

    “尊使莫慌,请先回馆驿歇息。”梁帝依旧微笑着说,“等我君臣商议后,再做决断。”

    等元景仲离开后,梁帝问道,“说说吧,诸公有什么看法?”

    朱异又率先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陛下,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若真能兵不血刃,收入我大梁囊中,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朱异皱起了眉头,“真的能有这样的好事吗?”

    “中书舍人的顾虑没有错。”陈庆之也站出来,拱手说道,“徐州如此重要,北魏绝不会坐视不理。微臣猜测,那元法僧僭越称帝,北魏必然兴兵来讨伐,他一定是畏惧了,才逼不得已,来向我大梁请降,想拉我们做他的后盾。”

    梁帝轻蔑的哼了一声,“没有实力,居然也敢称帝,这元法僧真是又愚蠢又可笑啊。”

    “那就是说,咱们如果接受了元法僧的附庸,就要面对北魏的征讨大军了?”朱异问道。

    “如果在下没猜错的话,应该如此。”陈庆之回答,“但徐州重镇,不可不取。无论元法僧出与何种目的来降,如今都可算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就算有魏军前来征讨,也无须担心!”

    陈庆之开始分析,“夏侯亶将军一线牵制了大量的魏军——裴将军虽然过世,但在敌军中的余威犹在,魏军断然不敢从此处分兵去讨徐州。各地的叛乱,以及六镇的叛军,也需要大量的军力去讨伐镇压,还要留出足够拱卫洛阳的军队。所以,讨伐徐州的魏军,不可能有太多的兵力,应该也不会是什么精锐之师。”

    “嗯,子云这样说,朕就放心了。”梁帝点点头,然后转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邺王元树问道,“邺王,你与那元法僧同是北魏宗室,你可了解此人啊?”

    元树连忙出列回答,“启禀陛下,小王与元法僧以前确实相识,但此人贪财好色,目无法纪,更是残忍暴虐,喜怒无常,时常无故杀戮部属百姓。小王历来便对此人颇为不齿,十足的酒囊饭袋而已。”

    “呵呵,这样的人,倒好打理了。”梁帝听完邺王的话,笑了起来,“那就让这元法僧,也不要再呆在徐州这样的四战之地了,到建康来,朕保他荣华富贵,安享天年,岂不更好。”

    “此人虽然无能,但也不是笨蛋,让他离开徐州到建康来,不知会不会愿意啊。”邺王有些担忧。

    “所以朕要体现出诚意来!”梁王说道,“设法让他安心,承诺厚待与他,若他能主动交出徐州最好,若是不愿意,抢也要把徐州抢过来!”

    “如此,需要先派一名重臣为使,前往徐州,安抚元法僧;随后再遣大军接应,如此,徐州便置于我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