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莫然下南洋(第1/2页)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齐泰辞官以后,莫然便把陈迪和姚善拉了过来,让他们负责协助解缙和黄观工作,没有齐泰的反对,莫然下南洋也是相当轻松的,在姚善和陈迪赶来的途中,特别是姚善,都已经辞官回家两年多了,又被莫然召见,莫然对他说,除了陪同靖难的官员外,对与别的人,莫然真的难以信任。

    此去南洋不知要多久,莫然特地做出以下部署,解缙和黄观处理政务,姚善和陈迪负责核对。

    京师的军队也让郑超和徐祖辉分别管理。

    全国的财政问题需要找黄子橙和方孝孺两个书呆子处理。

    内宫的大小开支和繁琐事物由周蔓和黄莺儿处理。

    自己都四权分立,这下该没问题了把,这些人还是自己信得过的人。

    自己则携带郑和和吴晗、王涛下南洋,张琰、张邈、张奎也在其中。为了安全起见,莫然让王涛先行一步,去高巍手里领一万士兵,到时候双方到吕宋岛会师。

    自己则精挑细选四千名士兵,分坐十艘铁皮龙船下南洋。

    此时正值人间三月天,江南地暖,粉墙黛瓦间多了许多绿树鲜花,让人看的流连忘返,白天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晚上一轮明月照江头。只是晚上天很凉,不能在船舱外多待。

    不出二日,船已经驶离长江口岸,想想昨天早上还在江浦集结军队,在江宁和黄观、周蔓、黄子橙、方孝孺……等人告别,今天天还没黑就一头钻进浅灰色的大海里,听张奎说,路过的石星石塘和万里石塘哪里,那边的海都是湛蓝色的,吴晗表示琉球群岛和珠池哪里的海也是湛蓝色的。

    在两个星期后,船队经过东番岛南部,居然还碰到董平携带上千士兵进行巡洋,一番问候之后,董平说:“东番岛土地肥祅,种的大米可以供给很多士兵食用,现在已经收了一季,只是士兵太想家。”

    莫然着手拟了一道圣旨,在东番琉球驻守的士兵多半都是江西、浙江的士兵,莫然允许他们把自己的家属接过来,一起开垦东番和琉球的荒地,东番岛上有两万士兵,琉球群岛上有一万多士兵,他们要是携家带口过来的话,东番岛上会有十万人到十五万人,琉球群岛会有五万人到七万人。

    至于琉球群岛的土著拥有数十万土著,三分之一移民安南、三分之二移民漠河都司,全部混编到漠河都司里。

    东番岛上只有高山族数万人,散居在东番东部,最大的部落才五百人,他们还是过着原始狩猎的日子,远远没有琉球人拥有先进的文明。所以东番南部、北部、西部都有军队驻守,就是东边没有军队驻守(一是东边有土著、二是东边没有适合种庄稼的良田。)

    莫然在东番岛留守两天,改东番名称为台州,并规划出台州西部建城新竹城,南部建城高雄城,北部建城宜兰城,这三个城就是以后台州的三个卫所。

    随即让驻守东番的董平,又传使告诉冲蝇岛上的郑泰,两个人可以开启移民行动,把这些卫所大兵的亲人接过来,把土著移民送出去,改短期驻扎成长期驻扎,另外冲蝇岛改为冲蝇卫。

    台州划分三个府,冲蝇划为两个府。

    还下令东南沿海的汉民,都可以向这两个地方移民,当地官员不得阻碍,向东番移民的,十年不交税,向琉球移民的二十年不交土地税,而且两个地方的土地都是二十税一。

    搞完这些所谓的政事,莫然希望两年后,东南海岛尽是汉民。

    在石星石塘和万里石塘,莫然看到湛蓝色的海水,如同一颗颗珍珠点缀在其中的珊瑚岛,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不仅轻轻哼起来一首《海角七号》

    依稀的记忆从前的你

    背靠着背听海的声音

    夕阳和海面都太清晰

    我就在这里找到了你

    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