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不能量产的斩马刀(第1/2页)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莫然感觉今年是个好日子,因为每隔二个月,都能收到未相如托人送来的持久力较强的蒙古马,当然莫然也积极给予回应,大批的粮食和大把的白银,从应天府出发,沿着长江进入东海,顺着海路一路向北,一直抵达辽东。

    五月份的时候,朱棣遣使来朝,送来了两把类似斩马刀的刀具,虽然没有从四川布政司王健那里缴获的斩马刀成色好,怎奈那种斩马刀莫然根据图纸锻造老是造不出来。

    所以莫然对朱棣上贡的朴刀很用心,对朱棣派遣的心腹使用了大量的糖衣炮弹后,朱棣的心腹就老实的交待,会做这种武器的,北平也超不过二十人,这二十人都是一个还是一个家族的人。而且这刀具生产颇为麻烦,通常都用折叠锻打的方法练成的,听说生产这样一把刀至少要十天。

    这会轮到莫然郁闷了,总共就二十个人,一个人十天做好一把刀,一个月才能做三把刀,二十个人才六十把,一年才六七百把,先不谈价钱,就算是不停的做,那得何时才能武装一支军队。

    朱棣的心腹,一听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匆匆的跑回北平。向朱棣报告,“他没做过那种硬度极强的朴刀,无法一一回答当朝天子的话。想和天子细致的对话,好达成这笔生意,只能派专业人士前去。”

    朱棣思前想后,就派铁匠林奈斯前往应天府解答。

    铁匠林奈斯具有强烈的自律精神,对莫然是详细的解说:“这种仅次于斩马刀的扑刀,他们需要十天不停的折叠捶打,才能搞出这么一把武器来,最关键这武器选材很苛刻,真想制作这么一把武器,至少十天选材、十天折叠锻造、十天刀口开锋。

    一个月一把这样的武器,还是能做到的,考虑到此刀对材料要求严格,一年最多一个人能做出五把,除非有充足的材料,那样的话一年最多能做十把。”

    莫然:“可以招募学徒吗,我让你们一人带数十个徒弟,等徒弟出来了,武器制作也就快了。”

    林奈斯摇头,“打这些武器全凭感觉,没有五年以上的打铁经验,真的是很难学会的。”

    莫然忍不住哀叹:“其实我也有一副斩马刀的锻造图,只是命令工匠无论怎么样的去做,就是做不出来这样的斩马刀。”

    林奈斯看了一下这张图纸,细细的探索,最后说了起来:“这图纸有点不一样,同样的折叠锻造方法却又不一样的捶打方式。

    我不确信使用这样的方法能做出来那么锋利的兵器,不过我可以试试,我家里也曾有个这样的先辈啊,就是因为这事情而离家出走的,虽然这图纸详细的介绍了怎么锻造的,可是折叠锻造已经是绝技,我们岭南林氏一脉,也只是刚刚好没有遗忘。”

    “原来你们也是南宋遗民,莫然真是联想不到。”

    “林奈斯又表示自己是举家家牵涉大宁去的,也只是为了奉承了先帝的户口世袭计划。”

    最后莫然又和林奈斯商量了,先根据图纸造个斩马刀试验一下,不过成本价很贵,要一百两银子,时间也要很久,要一个半月的样子。一个半月的不断折叠锻造才行。

    林奈斯小心翼翼的把成分不同的钢材分别锻成条状,再合在一起熔锻,然后折叠或拧成麻花,再锻成刀状,如此数十次的反复锻造,才能成型。看似很简单,其实对火的掌控,还有就是对钢材的锻造方法需要非常的熟练,不然很容易使叠加在一块的钢材裂开。

    在林奈斯风风火火的试做斩马刀的时候,莫然又去镇江拜访王涛的娘亲杨氏,询问杨氏一些事情,当年王建所遇到的那个墨家传人姓什么,现在住在川西哪里!

    杨氏听到莫然问的消息,就目光开始躲躲闪闪了,最后她说这是比较秘密的事情,自然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莫然懂得杨氏的意思,反正他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