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战前大动员(第1/2页)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同府构建防御工事的时候,莫然得知杨荣来了。专门过来劝进莫然,此时天气刚刚回暖,不适合对瓦刺用兵,等到三月份出兵也不耽误事情。

    杨荣还对莫然说:“如今事已至此,三路大军都集结完毕,最主要是要合理的安排,能趁现在探清瓦刺的位置,等探刺好军情后再去打仗,肯定是事半功倍。”

    根据杨荣的情报,蒙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又叫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也就是鞑靼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草原之民”或“邻近者”。

    瓦剌又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后称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马哈木是四部落里最强的绰罗斯部。

    本身瓦刺也就是拥有四万人士兵的部落,比鞑靼要弱很多,只是鞑靼先是实力遭到削弱,后来鞑靼又被大明给解体掉。这让瓦刺的一家不断的壮大,如今整个东部蒙古也被瓦刺给侵占了,那些蒙古小部落都听瓦刺的话,成了瓦刺的小弟。瓦刺众望所归的成为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势力。不算底下的附属部落,目前瓦刺的总人数也得有数十万人。

    对莫然来说,数十万的瓦刺人可是一支北征军的实力了,若是瓦刺全军突进,数十万大明士兵就会和数十万瓦刺士兵对砍,对砍的话,大明士兵绝对不是瓦刺人的对手。

    想战胜这个武力值极高,智力值拉分的民族,最好讲究策略。这样才能损失最小、收益最大。

    既然战略目标搞定了,就要跑过去实地监控一下,按照燕军老兵说出的经验,还有杨荣、周常等人掌握的一手情报,莫然决定亲点数万骑兵,每人都配备两匹快马。一匹托着一个月的干粮和防寒物品,一匹由自己骑乘,托着干粮的马匹负重比较轻,两匹马可以轮流替换驮着士兵远行。在广袤无垠的荒原上,只有保持强劲的机动性,才能充当战前大探索的任务。

    大明北方的各个驻守部队用了十天的时间才筛选出最精锐的一万轻骑兵,一万铁骑兵统一穿成蒙古服装,只是胸前佩戴明黄色碎布,让自己一方容易分辨,这些骑兵五百人成为一队,分为二十队向蒙古的五个聚居地驶去。

    第一路,目标是元上都和林旁边的忽兰忽失温今乌兰巴托,那里曾经是鞑靼主要放牧的土地。

    第二路,目标在抗爱山周围游荡,那里水草丰茂河流遍布,又有大山挡住寒风,是个过冬的好去处。

    第三路,唐簏岭唐怒山南边的乌布苏诺尔湖如今已干枯,河床被沙子填满。,那里也是个水草丰茂地方,北靠唐簏岭也可以抵消大部分寒风。

    第四路,去瓦刺的附属小国帖良古惕在今天的鄂毕河流域,那里常年驻扎着瓦刺的军队,一直在提防着一个叫失必儿的部落。所以瓦刺大部分人也可能牵涉到那里过冬。

    第五路,去瓦刺北边的附属小国“不里牙惕”,那里水草丰茂,四周都是大河环绕,还有一直在史书很有名气的北海、大泽古贝加尔湖的称呼就在那一片,是个过冬的好地方。

    五百名骑兵为一队,每一路四队骑兵,完全可以地毯式覆盖整个蒙古高原以及周边地区。

    一万轻骑兵遁入蒙古高原的时候,是莫然亲自送行的,莫然一再嘱托,此行是侦查瓦刺军事力量所在的位置,还有就是沿途的关隘道路情况,千万不要想着与瓦刺兵交战,这样不但延误军机,更会让你们遇到危险。

    一旦遇到瓦刺的大批部队,或者遇到没有想到的突发情况,都可以先行撤回大同府来,靠近西边的可以就近回甘州卫,靠近东边的可以回开平卫。为了增加你们的生命安全性。东路军开平卫和西路军甘州卫,也会各派出五千骑兵在边境线上巡视,到时候说不定可以救你们一命。

    一万轻骑兵听到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