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513章一起偷胆大的看到敞大门的人家,还敢进院里去偷,衣服碗盆子,什么得手偷什么,有时连柴禾都偷。
最后人们反应过来,看到滩区的人拉着地排车要饭,不仅失去了同情心,还得小心的防备着。
要饭的多半是妇女孩子和老人,青壮劳力不去。一是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二来要饭靠的是博取人们的同情心,没人会对青壮劳力滥施同情心。
青壮劳力没事赶闲集,原来生活好,花钱花惯了。手里没钱了,就感到不适应。
家里被水冲毁了,看到什么都该置办,可是兜里没钱只能干瞪眼。
时间长了,他们就看了出门道。集市上摆的大多是地摊,生意好的围着一圈人,摊主只顾着做生意,基本上没有防盗意识。
关键是经历了十年革命的洗礼,人们很少有偷盗的,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样就方便了他们偷盗,第一次还担惊受怕,二次三次以后,就熟练了。无本的生意,越偷胆越大。
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他们仗着人多,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左右一栏,偷东西的就跑了,摊主顾及着自己的摊子,也没几个真撵的。
进入“三九”寒天,要饭实在是受罪,妇女和孩子也跟着上集偷。附近的集市,他们每集都到。
悠悠在张集上,就看到过他们偷苇席。快到年底了,农村结婚的多,炕上得买张新苇席。
结婚用的苇席都宽,苇席一般是四尺七宽,靠墙的那面折到墙面上,放止土墙弄脏了铺盖。
苇席卷成筒,立在地上,挑席拉开看,合适就要。他们一下子围上去十几个人,俩人一组,同时拉开好几张席,把卖席的人围在了中间。
席子高遮挡视线,加上你喊我问,死命的往下压价,把卖席的问的晕头转向,光顾着回答他们了,外面的人拉起席筒就走,不慌不忙大摇大摆,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他们买的。
等偷席的人走的看不见了,挑席的都嫌贵,丢下席子就走,卖席的忙着收拾,把散在地上的席子卷好立起来,才发现被偷走了好几张,气得破口大骂。
悠悠听到卖席人的怒骂声,才知道这伙人偷席了。姥姥也看到了,她老人家经常在代销点里,认识的人多。告诉悠悠,这伙人是李村的,以后看到他们来自家的代销点,注意着点。
“姥娘,在咱们代销点里,他们不敢偷吧?集上人多,他们好跑路,在咱们村里,他们往哪跑。”
“常言道贼不空手,他们偷习惯了,见东西就想拿。咱代销点里小物件多,顺手拿走,还真不好发觉。
有时明知东西少了,没当场抓住他们的手脖子,还能搜身不成,只好吃哑巴亏。咱还是小心些好,回去我就给你姥爷说。”
听了姥姥的话,悠悠还真是注意了。稍一用心,就发现他们偷鞋袜了。
买鞋袜的在街道旁边搭好的摊子上,这时候的鞋还不用鞋盒装,是用塑料袋装着。
摊子上卖的是棉解放鞋,鞋帮深,鞋面上覆盖了半截橡胶,防湿还暖和,8元钱一双。
又是十几个人一块围上去,大人孩子都有,挑鞋的,试鞋的,看袜子的,把个卖货的指使的团团转。
前面挑着趁空把东西往外递,后面的接过来再转手,一会的功夫,东西就到了最外面的人手里,东西到手就开溜。
被摊主发现了,他们也有说法,人多挤不上去,递到后面试下合不合脚。
他们行动迅速,稍微待上一会就走,粗心的根本发现不了,细心的发现了也白搭。
人家站那里不动,老实的让你翻,东西不在他们身上,他们根本不怕。
赶集摆摊的就那些人,时间长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