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两百一十一、面圣准备(第3/4页)  世子的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在李星洲记得天工开物中记载过针的制作方法,便先让工匠们按做绣花针的工艺制作,用条铁一根,加热成半流体状态,然后在两端开眼,不断抽拉成细长条,然后卷裹在半径很小的铁棒上,然后淬火。

    可惜的是一开始材料韧性不够,经过淬火之后经过几次压缩,瞬间就折断了。

    之后李星洲又令他们换熟铁条尝试,虽然加热过程难了许多,可这次果然成功了!

    做出来的弹簧韧性很好,经过几次测试都没有变形,可以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储存。

    如此一来下一个步骤也就简单了。

    李星洲准备用更加先进的压力撞击点火装置,他亲自动手给赵四示范,赵四是木匠,这些他来做比较合适。

    首先材料是用手指粗细的坚硬干竹筒,这种竹子后山,京城外的荒山中都有,百姓叫“剑竹”,是一种很直,强度很大,却又细小的竹子。

    一端留竹节,一端开空,上端用铁锥开一个贯穿左右的小洞,烤干之后在竹节一端放入弹簧,弹簧下端链接尖锐的小铁块,然后用铁棍捅进去,压缩弹簧到极致,接着从小洞插入铁质横销,此时弹簧便在,都会是场恶战。

    最令李星洲担忧的事情在于,人类的一切定律、效应等等,都从观察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简单的说,它们只能应对大多数情况。

    哪怕是被认为铁律的物理定律,比如说被当成上帝教条的牛顿定律,当人类发现和探索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更加浩瀚无垠的外空间后发现,牛顿定律也在某些地方开始失效了。

    大多数定律本就是对大趋势的宏观总结,这可以看做一个概率问题,所以说心理学向来是解决问题的学问,而不是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的学问。

    最棘手的就是,老皇帝显然不是大多数情况。

    他那种人更加难以揣测和琢磨,很难用李星洲已知的知识去应付,反而只能靠经验和本能了。

    这是一场硬仗......

    ......

    童冠又一次受到冢道虞之邀,还是谈论要他支持禁军改制之事,依旧开口许诺诸多好处,他想也不想,义正言辞便拒绝了。

    回家之后神清气爽,便吩咐厨娘买几斤猪脊肉回来,最近听雨楼有一道小炒肉味道十分好,厨娘尝过之后便猜出如何做的,童冠让她做了试试,果真几乎一模一样。

    这几日他每餐都要让厨娘炒上一道。

    一回到家,前脚才落坐,夫人带来的丫鬟给他倒上茶,便听门口看门的阿三来告诉他有人找他,是侍卫军步军指挥使赵光华。

    童冠皱眉,放下手中茶杯,赵光华是他朋友,不过两人已经决裂许久。只因此人不识大体,不懂大义,跟他说几句忠君报国便面露尴尬,还说什么私下不宜提及。

    家国天下,国事便是家事,为臣者忠君爱国岂不理所应当?

    他不屑的哼了一声:“他来做什么,莫非为大将军做说课?当我童某什么人。”

    话虽如此,他还是亲自出去迎接,毕竟赵光华在朝中与他同级,而且同为侍卫军指挥使,同属三衙,也是同僚。

    不过也没什么好面色就是了,他发现赵光华带了几个随从,身后还带着许多礼盒。

    童冠皱眉:“赵兄这是做什么,莫非想用这些东西让我改变主意,若真如此还是就此作罢,我童冠不是什么大人物,可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绝非爱慕荣华而弃名节之人!”

    赵光华嘴角抽了抽,然后和颜悦色笑道:“童兄哪里话,兄弟名节某早就领教过,今日前来专程为答谢童兄而来。”

    童冠有些不解:“答谢我?”

    赵光华点点头:“正是,此事说来话长,外面人多眼杂,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