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青剑过河卒,赤剑咽喉兵(第1/3页)  鬼王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李玉枕初初就任住持,昆仑山一片沉寂,天下道门被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和青城山四山抢尽风头时,同时被人忘记的,还有一处仙山。

    太上老君老子辞官西行,至函谷关,被关令迎于此山,其后著书五千言。

    八仙钟离祖师,曾于此山提刀诛杀身长一里的恶龙,因功受王母两颗仙丹,得道成仙。

    八仙吕洞宾吕祖作黄粱一梦后,被钟离祖师授以上真秘诀,于此山发愿潜心修道,修成了剑祖剑仙。

    王重阳在此山受吕祖点化,挖穴墓自居其中,取名“活死人墓”,潜心修道,三年后开山立派全真教。

    这里被称为洞天之冠,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

    对普通人来说,这里叫终南山。

    而对道门来说,这里一般叫太乙山,或者地肺山。

    清晨,登终南山上香的香客极少,一个坐于山门台阶上的白衣少年显得格外醒目。

    少年眉清目秀,气度不凡,正盘膝坐于青石台阶之上。明明身穿一点泥巴沾上就分外引人注目的白衣,却一尘不染,甚至不沾朝露。

    但最奇异的,是他膝上放有两把剑。

    长的那把非常长,短的那把非常短。轻的那把非常轻,重的那把非常重。

    长的轻的那柄,唤作咽喉兵,通体赤红,刃长达四尺三,是一把不折不扣的“长剑”。长虽长,但却轻灵之极,仅得一斤六两,寻常人也能挥舞如风。剑刃薄如纸片但也坚硬锋利之极,可吹毫断发,削铁如泥,白衣少年曾以之一剑洞穿巨岩,一劈分开瀑布。

    短的重的另一把,则是反行其道的过河卒,刃长仅得二尺四,却重足足十八斤。剑身青绿如长铜锈,钝刃钝峰,以重锤击打也不可弯其分毫。白衣少年曾以之力劈厚甲,厚甲看似安然无恙,数秒后却寸寸尽碎。

    两把剑特点鲜明,而且大相径庭,想必使剑法门也南辕北辙,这个仅仅十来岁的少年竟可同配双剑,可见年纪轻轻,便已剑术修为惊人。

    晨光初现,少年深吸一口气,这一吸有如大风刮过,身上白衣猎猎作响。

    他似要吸尽这座“地肺”上的灵气。

    良久之后,他又慢慢呼出一道三尺白气。

    气机绵长,白气如游龙。

    这时山上有一老道人拾阶而下,一身酒气,摇摇晃晃。

    如果有道门中人看见,想必马上知道这个清晨就已经醉得不成体统的老道人,铁定是被武当山真人笑作“证得大道不登天,自称已作酒中仙”的终南山道观住持,全真教掌教杜青莲。

    这个让全真掌戒律长老天天担心会不会把祖师爷王重阳气活过来的掌教,向来不吃五谷,只把酒壶当饭碗,而且酒量惊人。起床后喝一斤,早课完了后早饭时喝一斤,午饭喝一斤,晚饭喝一斤,睡前喝一斤。这一天五斤,是几十年来都雷打不动的,连武当山真人上山作客时也不曾例外。

    至于其他时候,则是随兴所至,那更是常有的事。虽然次次他老人家都是有理有据,但总让人感觉他是在找个由头喝酒。例如看书时突然大叫“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我得喝一点”,武当真人明明约定半个月之后才到,他就满山喊“武当真人要来了,我好高兴啊,得喝一点”,又比如实在想不出什么由头,只得把账赖到白衣少年上时会喊“徒儿又不理我啦,我好难过啊,得喝一点”之类,三天两头就得让徒弟到山下村庄里,买那村民自酿一埕埕卖的无名酒。

    山下人偷偷说这白衣少年明明气度不凡,一脸严肃,但是年纪轻轻就不学好,都作出家人了还如此贪杯,偷偷下山买酒,给师父知道了怕得拿戒尺追着打。

    少年耳力好,但看似气度不凡其实脸皮极薄。每次都听得脸红耳赤,回到观里一放下酒埕子,就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