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和独处哪一个更好呢?我总是很困惑。我个人喜欢安静的、没有被打扰的生活,所以我基本没有什么社交的圈子,我享受懒散的家居生活,光是观察鱼的游动也能泡上一个下午。
但为了生活,为了写作,为了我的理想,为了不让人把我看扁,为了这些我不得不“孤僻”,就算我努力的想出去玩啊,但又有许多不允许的情况,最后只能一个人宅在家里了。
相亲女还好,比我爱热闹,所以比较喜欢和朋友呆在一起,毕竟她是女孩,可以这样和朋友们在一起,如果是男孩就不行,两个男孩在一起除了喝酒就是喝酒,这些我都不喜欢,所以这也是我不喜欢出去的原因之一吧。
但一想到自己被身边的人渐渐“排斥”,孤独而百无聊赖地盼望出去玩的时候,我就越来越怀疑硬去“群居”的意义。
在每一个周日下午,于是那种对周一的“恐惧”叠加上这种活动结束后的空虚,让我陷入到情绪郁闷的最低点。
我就想,人真应该有一种“正常”生活的标准吗?如果那种貌似积极、热闹的生活状态不适合自己,还有必要去追逐吗?
在周日难得的不用学习的时间里,如果让自己尽情地去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读喜欢的书,做喜欢的游戏,自己该多么快乐而满足啊。
可我却逼着自己参加这些集体活动,让自己接受被身边“排斥”的“命运”的时候,我又有点害怕来着。
有时我想,即使作为一名宅男,我其实也是没有完全改变我的性格的权力的。再说,谁就能保证我们认为“正常”的状态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幸福呢。
但有一点我明白,那就是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各种我们并不喜欢的环境和状态。比如我们在周日下午就得学会放平心态,降低要求,缓解焦虑。
我们怕什么呢?明知只要能健康,只要不生病,大家都不生病,其实就是最完美的生活了,那我们还要去奢求什么呢?还需要奢求什么呢?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焦虑,也不需要害怕,只要我们都健康。
握着自己的拳头,我感觉到一种让我安心的温暖,再真实不过的温暖。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是一点点大的时候,父母抱着我的时候我就觉得不是我温暖了她们,,而是父母在给我温暖。
这样说可能会对不起自己,但这却是最真实的感觉,只有父母会给我们温暖的感觉。
不管我们长到多大都会很脆弱,而不管生命多弱小,也会带给人力量。我想那是陪伴的力量吧,不是形式上的“群居”能给予我们的力量,而是心与心相连的力量。
以后如果可能,我会尽量如自己的要求,不在周日安排活动,而给我们自己更多的时间“独处”,给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间,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写作,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平淡而安静地迎接周一的到来,而不再莫名其妙、没有思考地“恐惧”。
相亲女告诉我说就拿昨天来说吧,我就遇到了这样事,她吐槽说:
今天乘公交上班,司机是个干瘦干瘦的年轻男性。
我问她帅吗?是不是和我一样帅来着!
相亲女告诉我说:“别打岔!让我好好听她说。”
早上下雨,又是高峰,由于是高峰期所以上班族为了赶时间,不得不从后门上,许多时候毕竟前门上不去了,从后门上也是允许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这被大部分的公交车司机默许了的,所以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啊,从后门上就从后门上吧,当然前提是把钱投了的情况下。
今天车子到站之后就有人后门上车再把卡或者硬币传到前门去。
虽然有点不守规矩,但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对吧!
早高峰好多公交都这样,有的时候司机也会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