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茶味馆李郎中提醒(第1/2页)  大宋诡闻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方杰笑了笑:“李郎中可是有什么话说吗?”

    李郎中摇了摇头:“呵呵,方杰你想多了,我就是感到有些好奇。”

    “哦,好奇?”方杰皱了皱眉头“为什么会好奇呢?”

    李郎中紧紧肩上的药箱:“苏家最近不安,接连着出现了两条人命,难道真的只是意外吗?”

    方杰抬起了头呼了呼气:“呼~,这个也不好说,或许真的是意外呢?谁也说不准,再说了,秋月姨太太的溺亡只是个意外,当初我和何二叔已经验过尸了。至于碧云姑娘的溺亡也许是巧合吧。”

    李郎中只是笑着也没说话,方杰继续说道:“碧云姑娘的死太正常了,很自然,几乎没有违和的地方,让人不能怀疑有他。”

    李郎中皱了皱眉头,他察觉到方杰话中的语气:“几乎???还是有什么疑点对吗?”

    方杰刚要说话,突然笑了,对着李郎中指了指前面问道:“呵呵呵,李郎中可有品茶的习惯?”

    李郎中定睛一看笑了笑:“呵呵,那可要劳烦方小子你破费了!”

    方杰点头笑着,他们此时已经来到了茶味馆,这茶味馆便是紫石街的一处茶楼,掌柜的是陈老头,一把年纪的人一天到晚闲不住,开了个茶馆,生意倒也是红火,不少的文人雅士喜欢聚集在此谈论歌赋。

    方杰和李郎中走了进去,迎面又来一个老头,方杰笑着打了个招呼:“呵呵,陈老爹,最近生意可好?赚了不少钱吧!”

    这老头叫陈福,就是茶味馆的掌柜,老陈一看眼前的人是方杰,皱了皱眉头打趣道:“呵呵,这不是二小子吗?怎么着,有名的酒鬼居然也品茶吗?”

    “那是当然,还有座吗?”方杰问到。

    老陈哈哈大笑:“有,有座!你算是来着了!”

    方杰和李郎中对视了一眼,顿时来了兴趣:“此话何意?什么叫我们来着了?”

    老陈朝里面指了指:“吴老先生正在里面说书呢?”

    方杰眉头一喜:“评话?”

    “嗯嗯,是的,这几天在说《三国》好像说到了“单刀赴会”了,热闹的很。”

    方杰笑道:“那好,我便听两段,以前想听,总是不得空闲。”

    方杰和李郎中找了一个靠近窗户的位置,看着台上,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坐在一把大木椅上,右手里拿着一把白纸扇,左手边放着两寸大小的醒木,一杯清茶,一张小桌。

    这个人就是吴老先生,人称“吴嘴子”,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经常在茶馆酒舍里说书,这《三国》便是吴嘴子的看家好活,说的精彩热闹。

    方杰放眼看去,茶馆里坐了差不多四五十人,聚精会神的听着。

    一个小厮走来,轻声问道:“方少爷、李大夫,您二位要喝点什么?”

    方杰看了看李郎中一眼,对着小厮说道:“一壶龙井茶,要滚水,把茶具烫烫干净,额,再来一盘油酥糕吧!”

    小厮点头应是,片刻的功夫,茶水和点心摆在了桌子上,方杰给李郎中沏了一杯茶说道:“来吧,李郎中来尝尝老陈头的茶艺如何。”

    李郎中端起茶碗,在鼻子前嗅了嗅,点了点头,轻轻的吹了吹茶沫,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感慨道:“不错,好茶,好手艺,只不过,少了一份意境!”

    方杰点点头:“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这种茶不适合在这等吵闹之处品用,只适合在幽居雅室中仔细的品味,别有一番的意境!”

    两人闲聊了片刻,方杰问道:“李郎中恕我斗胆,咱俩也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彼此有些心事,现在说说吧!”

    李郎中一愣,他只不过是个乡野的郎中没人这么尊敬他,急忙拱了拱手:“方杰客气了,也没什么事,就是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