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62章 入围蒙特利尔(贺三星臥槽盟主)(第3/5页)  我成了一条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挣扎》里头一定有大量的舞蹈的编舞和表演,编舞这块,季铭自己肯定没法弄。要么就是找北舞、军艺、歌舞团的老师来帮忙,但因为最早他对那支《挣扎》舞蹈的灵感,来自于金煋的《半梦》,他还是想先看看,金煋是不是合适,以及能不能请得到这位中国现代舞拓荒人。

    当然今天他是见不到本人的,人家也不在呢。

    就看看,看看水平,看看成色。

    ……

    在沪上巡演的最后一场结束之前,剧组即将移师金陵的时候,季铭抽时间跟《申江服务导报》做了个专访——过去这一个星期,《申江》可以说是出尽百宝为《末代皇帝》做宣传了,简直是一副燃烧自己,点亮季铭的样子。

    可啪。

    不仅仅把大排长龙的人群照片放在头版上,还遍邀包括马老先生在内的若干沪上话剧名宿,为《末代皇帝》和季铭敲锣打鼓,各种溢美之词不要钱似的。甚至还临时开通了一个剧迷来信环节,说他们对《末代皇帝》的观后感。

    当《申江》说想给季铭做一期专访的时候,他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结果一见面,懵了。

    “您是说,这个专访,是贵报最后一期了?”

    怎么做个专访,还给人做倒闭了呢。

    “哈哈是,这事儿其实很早以前就定了,现在纸媒不好搞嘛,然后集团也是要集中资源,一方面往新媒体,澎湃他们那边走,另一方面就向《解放日报》采编团队走。”记者是个五十多的大姐,一头卷曲的红褐色头发,跟一般的沪上大姨没什么区别,说起停刊也并没有太多感慨:“其实早晚的事情,卖不出去了,不得停么。说起来,倒是这几天卖的最多了,多亏了你的戏。”

    “啊?这样么?”

    “是啊,老长时间没有报刊亭给我们打电话说卖光了,还有没有了,我们主编都说感谢你,让我们结束的时候面上有光啦。”

    季铭是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申江》《精品购物》《假日100》,这些生活期刊,他已经不太有印象了,可能再上一辈的人记得比较清楚。

    “所以啊,我们就想最后一期做一个你的专访,就结束了。联系的也比较匆忙,谢谢你愿意帮忙啊。”

    “不敢不敢,感谢你们支持。”

    季铭就在这个浮浮沉沉的情绪里头,开始接受采访,从问题里头也能看出来,什么叫落后于时代,好些关于沪上的问题,好些季铭都没接触过的问题,比如“你来沪上的机会不太多吧,每次来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妈呀,沪上发展是快,但一年一个大变样的日子,那也真过去很久了。

    采访倒是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敏感的问题,很善解人意。

    等季铭离开沪上,前往金陵开演的时候,这一头《申江服务导报》出刊,然后同时也有“休刊声明”,在怀旧情绪加成下,这份曾经风靡一时的期刊,迎来最后的绽放。一言难尽的封面上,是季铭的坐像,在窄窄的一块区域里,显得有点儿复古。

    “《末代皇帝》沪上受热捧,季铭谈幕后的故事”的封面词——也永远定格在历史里。

    对很多老读者来说,好似这刚刚离开的话剧,都一下子成了记忆里的经典了。

    金陵、杭城、长安……火头一旦点起来,燎原之势就不可阻挡了。

    演到哪儿,红到哪儿。

    通过当地的媒体、论坛,口口相传——甚至季铭还收到林冉的一个录音。

    是林冉的朋友,她在江浙台的同事,季铭演到杭城的时候,同事打出租车,出租车师傅给她推荐呢:“最近有什么热闹事儿,就是去看《末代皇帝》呗,你是电视台的吧,容易搞到票?”

    “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