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9章 书院之事(第1/3页)  郡主养成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郡主养成记最新章节!

    两个月前,宇文璟到达了河阳郡,并未声张,先找了河阳郡郡守要关于金榜院的资料。

    河阳郡是一个偏僻的多山郡地,虽然地势较大,但是大部分属于山区,而且未开化,其中小镇有数十个。

    而金榜院并不算是一个正式冠名的院,它开设与一年半以前,开设的时候也未请什么有名气的大家坐镇,所以并没有什么人知道,像这样的自立的院不止一个。

    前期的时候,可能没钱没人,只有一个教先生,靠着学子和学子父母的接济得以存活,一直到院学子金榜题名,院名声才会随之水涨船高。

    一开始金榜院也是如此,它是坐落在山间的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靠近百里镇,无声而起。

    因为是不收酬劳授课,所以地方百姓也十分欣喜,能够不花钱就让自己的孩子读,那多美滋滋啊。

    所以到此的时候,河阳郡郡守就未对院有过过多的关注。

    宇文璟拿到手的资料寥寥无几。

    去百里镇打听,可是百里镇的百姓上下三缄其口,都摇头不知。

    宇文璟猜测是因为先前有孔昱的事情东窗事发,才会如此,但是由此可见百里镇的百姓对这金榜院维护的很。

    宇文璟化身一名普通游子,借住百里镇,住了有大概三天才打听到一些情况。

    百里镇上原本有个极有名的张大善人。

    早年的时候在外发家,知晓自己家乡贫苦,在发家后便回镇长资助自己的家乡,帮助镇上开凿地井,修缮房屋等等。张大善人乐善好施,在百里镇声明极盛,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中年的时候收养了一个义子,谁知道却是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随着张大善人年事已高那义子逐渐长大,知晓张大善人这些年来为了帮助百里镇的镇民,几乎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儿,约莫一年前,那义子为了霸占张大善人的宅子,要将张大善人赶出宅子流落街头。那时候刘金榜便出现了,让人捉走了那义子,以百善孝为先,那义子不孝便是大错,要拿去金榜院好生教育。

    一个月后那义子回来,果真大变性子,对张大善人百依百顺,百里镇的人便都知晓了金榜院,心甘情愿资助金榜院。许多穷困村落的人,为了送孩子来金榜院读,不惜跋山涉水,至此,金榜院才彻底在附近有了名声。

    只是落后地方所谓的读和有何才子所谓的读有些许差别,对于穷困村落的人来说,识字儿便是读,刘金榜还要教导的是他们知礼,便给了人一种错觉,好像所有不听话的学子丢进去教导,出来之后就一定会成为知晓礼义廉耻,孝顺父母的优秀学子。

    当然这话就是那张大善人告诉宇文璟等人的。

    也亏得是张大善人,见宇文璟等人一心求学,这才忍不住推荐了金榜院。

    刘金榜就是刘震,是曾经百里镇所出过的状元郎。

    当然百姓不知道刘金榜为什么回乡,但是当初刘金榜离乡的时候,大伙儿都是镇臂高呼,得知刘震考上了状元在朝为官,大伙儿都是真心为其高兴。

    刘金榜在朝为官还不到一年,但是这一年他确实帮助了百里镇不少,因为刘金榜的存在,不少人慕名而来,虽然后来那些人又走了,不知道是因何原因,但是确确实实给百里镇带来了一些改变,他们都认为自己的镇上曾经出过状元郎是一件极为得意的事情,刘金榜的故居也一直被人保留。

    后来刘金榜被罢了官衔,在外漂泊了数年,却被排外。

    但凡是大一些的地方,消息有些灵通,都会知道他刘震触怒了皇上,避之不及。

    回到家乡后,却发现家乡的人仍旧还停留在数年以前,以他为荣,刘金榜便有了牺牲之所,对百里真的人宣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