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好风送你入青云(第1/2页)  锦此一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锦言寻了盏灯笼为,从头开始,一盏盏灯看过去,读一首首的诗作。

    不无遗漏地快速浏览着,愈看愈惊。

    果然不愧是京城!藏龙卧虎之地!这诗作的水平不低啊……

    不,岂止不低,很高!

    果然是大周文化的中心,这花灯的题材年年有,居然还不乏立意新颖之作!

    锦言虽不怎么会做诗,品鉴的能力还是有的,这回有鸭梨了。

    肿么办?

    这种水平,根本不是随便弄弄就能争头名的,难怪水无痕惦记并为之奋斗了七年,还是没能如愿。

    握在手心的小锦囊有些硌手,脑中如走马灯般的闪过她知道的所有的关于花灯的诗词歌赋。

    谁知道白马寺的高僧们会请哪些人来做评委?评委们的口味如何?

    早知道,应该与水无痕多要两个才好,多投入多产出,多写几个灯笼,没准就能碰上对口味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能投其所好,是不是机率更高些?

    唉,自己牛哄哄地拿了人家的心愿,仿佛一出手定会马到成功!回头无声无息歇菜了……但愿这哥们没多想,好在自己没吱声儿……

    至少,没希望就没失望。

    不过,水无痕不会那么傻吧?真病急乱投医,将她也视为希望了……

    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箭,少不得要试一把了。

    请三福去取了灯笼,她也加入了冥思苦想的行列。

    到底用谁的呢?

    能在脑子里留存的,就是说能背过的。绝对都是精品。

    但,要确保中魁,得是精品中的精品才行。

    欧阳修还是朱淑真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尤其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几乎无人不知,已成男女约会代名词。

    可是。通篇小儿女情怀,明显的情诗,高僧和尚们会不会不喜?

    隋炀帝的“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倒是大气。

    法轮啊梵声啊,应该都是佛门弟子喜欢的,可惜,意境弱一筹,未必就能一举中的。

    不若,来点猛料?

    +++++++++分隔线++++++++++

    剽窃惯犯拿定主意,大笔一挥。轻车熟路地默写完毕。

    想想不踏实,再加个保险——又取了盏灯笼,嗖嗖几笔挥就。

    让三福悄没声儿地找地方挂上。

    诗会现场类似挥毫者不知凡几,鬼祟点也没人注意。

    行啦,就这样吧!

    她已经从五千年的花灯习作中选了最精彩的盗版了,人事已尽。剩下的要看天命了,若是不中,水公子啊,我也无所为力了……

    一行人不显山不露水退出了诗会现场,慢悠悠去往观星楼。

    来去悄悄,又不是大人物,埋头吟诗的举头赏阅的,没有人关注到这番来去。

    话说,今晚类似这种女眷出游的,数不胜数。

    虽然锦言长得不错——

    大家为看花灯而来。哪有功夫看美人?再美的,能美过灯?

    况且,谁没事盯着妇人看啊?再美的小娘子梳了妇人髻,那就是有主儿的,哪个会饥不择食生冷不忌口。将这等人选为目标?

    了却心事的锦言,心态轻松,溜达着一路观灯看人,偶尔碰上猜灯谜的,也挤上前看看热闹,居然不小心猜中两个!

    先是赢了一盏荷花灯,让水芳提着,洋洋得意,乐得不行。

    看来永安侯给的灯谜复习资料还挺有用的!居然让她碰到做过的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