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永和、明昭(第1/3页)  与君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塘江两岸又被大水给淹了。

    一场暴雨后秋雨连绵,半月不曾晴天。秋风中升腾的水气,缭绕在荒城远麓之间。远远近近那些开始露出水面的残垣断壁,使人想到了地狱。

    都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毗邻杭州城,城中人在这个季节有“平湖秋月”可以为伴,钱塘两岸的人到了秋季往往会无家可归。他的那些前任,有被罢了官的,还有丢了性命的,都是因为这祸患千年的钱塘大潮水。

    莫君吟匆匆离开了县衙——她没有时间了!三个月内要是找不到治水的方法,他们一家就会被问罪。那京城调来的苏巡抚和父亲一向不和,是断断不会宽容些的!

    时永和九年,钱塘灾情严重,钱塘的刺史莫襄治水不利,被褫夺官职。其女大胆进言,巡抚许她三月,若是不成,莫家将会被罢官问斩。

    匆匆回到府中,婢女彩儿焦急地问道:

    “小姐”

    “无事,你可知道什么治水的法子?”

    “女婢不知,小姐不妨去祖宅看看。女婢曾听闻莫家祖上也是治水的,也许会留下什么东西呢!”

    穿过勉强还算热闹的街道,她走到一个远在钱塘的山林中的一个古老的宅子。那块斑驳的匾额上,依稀有着‘莫府’二字。

    府中如今只有老仆一个,莫君吟推开门,老仆颤巍巍的领着她来到老书房。简单清扫了灰尘后,老书房亮堂了许多,却仍然难掩潮湿阴冷之气。莫君吟皱眉,她知道这都是因为大雨造成的,不只是她家,如今钱塘的人家都是这般,如果再不想办法,等江水进了城,所有人都会死。

    “七伯,这幅画是何人所作?怎得这般老旧。”

    莫七顺着她的视线找到了那幅画。那幅画的颜色几乎和灰黑色的墙壁融为一体。莫君吟走到墙边,摘下了那幅画。因这屋里经常会烧香,所以这幅画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污渍,拿在手里很有些重量。莫七接过去,用嘴吹,用手擦,随风抖,那些灰尘就是死粘在画上,无论如何清理不掉。

    莫君吟接过画,细细打量。画面有些模糊,却也依稀看得出画中的女子十分美丽。

    “这画这画啊,太旧了,已经无法辨出落款了。”

    莫君吟拿来一盏灯,细细的看那落款——明昭年间,至于具体的,的却是看不清了。正要收起来,一只簪子竟然掉了出来。莫君吟惊奇;“怪了!刚才并没有东西啊!怎么”

    “小姐,这簪子与你十分相配,不如你就带着吧。”莫七颤抖着递过去,莫君吟只得接过,随手插在了发间。忙了半日,除了这幅画什么也没有。

    莫君吟出了门,来到江边,江水早没了往日的平静,显得狰狞起来。

    忽然,水中升出一条水柱,水柱上盘着一条白龙。一瞬间,白龙化成一个女子,走到莫君吟眼前:

    “这东西怎么在你这里?”

    “什么”

    “没什么,你来这里,可是要退水?”

    “前辈你有办法?”

    “自然是有的,叫这里发大水,本就是我的主意。”

    “你怎么能这样呢!已经死了不少人了!还请前辈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

    “可以——”

    “真的!那——”

    “自然是有条件的。只是我说了,怕你不敢应。”

    白龙的表情十分玩味,仿佛笃定了她不敢答应那个条件。这个表情成功使莫君吟十分恼怒:

    “前辈不说,晚辈怎知是何要求。况且——晚辈也不一定就做不到!”

    “好胆量!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你走吧,本座累了。等时候到了,我会告诉你的。哦对了,你了解你的高祖吗?”

    “不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