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四章 胜人易胜己难(第1/3页)  最高通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倘若一个受过完整社会化教育的人,在穿越后立马大变脸,干出什么杀人如割草,夺命如卷席的勾当,这状况简直太违和了。若不是他本就患有精神分裂之类的隐疾,那铁定是内心深处潜伏着开膛手杰克之类暴虐的第二人格,否则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无从解释的。

    罗正道很清楚自己不是什么天才,所谓的军事天赋也不是靠后天能学习能历练出来的,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在炮火纷飞的硝烟气息间,那种灵机一动式的闪现也不是哪个老师能教出来的,这玩意主要是要看老天爷肯不肯赏脸给你这个天赋。正因如此,普通人不必整天yy着一穿越就能附带个把金手指、金大腿什么的,从此就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四方,那是标准的意淫小说套路好吧!那么最后让我们放弃妄想,一起走近科学……

    练精兵;结硬寨;打呆仗。这话是旧世界的晚清名臣曾国藩与太平军打了多年交道,一路上磕磕绊绊总结出来的核心治军思想,姑且算是他吃亏吃多了,久病成良医的一番人生感悟吧!

    参照普遍的选材标准,没人会觉得这位晚清翰林出身的文官该有什么军事天才,曾国藩舞刀弄枪的手法也肯定不如拿着毛笔写八股文顺溜,的确算不上军事天才,这样一个才能平庸的人可以战胜太平军中身经百战的那些优秀将领,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玩味的。

    刨除双方在财力和总体动员能力方面的差距以后,曾国藩用了一种不算太聪明的办法磨死了那些意气风发的优秀敌军将领,至少他做到了把纯粹的纸面优势,转化为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胜利成果。应当如何来评断曾国藩一生的所作所为和政治立场,这事暂且可以搁置不论,起码对那些和曾剃头曾大翰林一样缺乏军事天赋和必要军事学知识的穿越者,认真钻研曾国藩浅白实用的九字真言,远比惦记着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羽扇纶巾风袅袅之类没影的事情来得靠谱多了。

    假如穿越者不是马林溪那种一个人能顶大半个两院的疯狂科学家好苗子,又不是临高五百废那样大搬家式的群穿众,大事小情全凭自己瞎鼓捣胡琢磨的寻常人。那么只要准确把握住曾国藩这句话的真谛,严谨认真地执行下去,已经可以确保战胜99%的敌人了。

    近代军队跟古代军队的最大差别不在于武器装备的性能优劣,而是不同时代的军队对于战场伤亡情况的承受能力完全不同,换言之这是组织度的差距,排队枪毙时代的士兵能承受伤亡近半的惨烈数据,大部分古代军队伤亡比例到十分之一,全军出现溃败都是正常的,那些能坚持到三分之一伤亡的特例已是属于被传颂千古的强军和铁军了。到了现代军队登场以后,受到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在最极端的情况只下,现代军队甚至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直至守军全体阵亡,进攻方才能夺下阵地,战争由此变得更为惨烈。

    在抗战时期,此类极端战例并不罕见,那些高呼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和焦土抗战的士兵即便没有取得战斗的胜利,但也践行了奋战致死的誓言,侵略者要占领这片土地只能从他们的尸体上踩过去。

    相形之下,罗正道手下的私掠舰队全然谈不到有什么战斗意志,穿越者对此只能是默默接受,他又不会洗脑也没有政委光环,支部建在连上什么那更是扯淡。难道你以为口才极佳,意志坚定,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政工干部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吗?

    在罗正道手底下的这帮人来源成份复杂,既有琼州出身的嫡系人马,也有海盗转职过来的杂牌部队,另外自行投奔来的人类抵抗者也不在少数。跟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奢谈什么国家大义民族荣辱,基本跟对牛弹琴没本质不同,这帮家伙想要的是金币,而且是越多越好。即使是那些琼州系的部下,执行力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干点阳奉阴违的事不稀奇,暗地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