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节 《品三国》销售火爆!(第1/2页)  未来光脑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直到下午3点钟,最后一名读者拿到签名书。

    陈东才放下笔,捏了一下有些发酸的肩膀,整个人都快累扒了,拿起桌上的矿泉水,喝了一口,感叹道,“定海是个了不起的、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我爱定海,我爱定海人。”

    没想到陈东一句不经意间的感叹被旁边一个记者纪录了下来,第二天,定海娱乐报出现了这句话。

    ----

    长江出版社,总编办公室。

    马自强手里拿着一份《品三国》昨日销售统计报告,快步走进杜文海的办公室。

    他知道,杜总编等这份销售统计报告等得心急了,所以,他一直等在销售部门办公室,催促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赶紧把从各地汇总来的昨天各大书店的销售数据统计出来。

    一等到销售数据统计完后,马自强拿着这份销售统计报告赶紧来到总编办公室汇报。

    “杜总编,《品三国》昨日全天销售统计报告出来了。”小马将手里的这份销售统计报告递给杜文海,兴奋地说道。

    当然,他有兴奋的理由了,他刚刚看了一眼这份销售统计报告,昨日一天《品三国》销售了4bsp;   按理,书卖得火爆,还是扑街,关他一个每月拿几千块钱的小员工什么事。

    不过,一想到去年一年,因为《明朝的那些事儿》,《大国崛起》两部书大卖,给出版社带来一笔巨大的利润,去年年终奖单他就拿到4bsp;   一想到,去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在黄河出版社工作的大学同学黄磊跟自己吐槽年终奖只有几千块钱,羡慕自己年终奖4bsp;   “小马,看你兴奋的样子。看来书卖得不错啊,多少册。”杜文海接过马自强递过来的销售统计报告,笑着问道。

    “杜总,书卖得确实不错,比《明朝的那些事儿》和《大国崛起》首日销售数量还高,41500册。”小马说道。

    闻言。杜文海脸上笑得像一朵菊花,拿起手中的销售数据统计报告看了一眼,这份销售统计报告书分别列举了《品三国》在全国各大书店的销售情况。

    其中定海市卖得最多,光图书签售会现场就签了4000多本,其次,在文风鼎盛,生活富裕的江渐一带。

    杜文海眼睛直接扫向末尾的总销量数据。41500。

    用红色字体标粗。很显眼,让他看得赏心悦目,心花怒放。

    看到这个数字,他对品三国能卖多少册心里有底了。

    上、中、下三本,至少能卖到200万~300万本。

    按这个数据一算,大概就能估算出《品三国》给出版社带来的利润。

    给出作者18%的稿酬分成,差不多,书要发到40万册,出版社就可保本了。

    200万~300万册,看来稳赚无疑。还能大赚一笔。

    ---

    《品三国》火了,火爆不仅表现在上、现实中引起了一阵‘三国热’,说三国。评三国。

    网友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百/度上输入‘品三国’,点击确定。

    就会出现一大排关于《品三国》的新闻和信息。

    点击率最高的是关于《品三国》首日销售41500册的新闻。

    据本报记者采访长江出版社的总编杜文海知悉,国内人气作家陈东的第三本小说《品三国》面世,一经发售,小说获得大卖,受到众多络上,很多读者评价这本小说,‘有趣’,‘语言通俗易懂’,‘真实还原了三国人物、故事。’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

    不过,也有的一些专家、历史学者在微/博上抨击《品三国》是一本粗俗,庸俗的小说,将历史娱乐化,不尊重历史,学术不严谨。

    争对这两种观点,网上、报纸上充满了火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