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0章 中东问题(第1/3页)  1908远东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在汤化力在西山别野甲揣摩着总统井生将采取什么样心个狄和决心削减黎元洪羽翼的时候,在北京城里,在总统府统帅堂的一间会议室里。大总统赵北却正在仔细的阅读一封来自遥远异国他乡的信件。

    赵北刚才结束一场关于俄国革命之后如何应对局势展的军事会议,而这封信件就是在会议结束之后由军情局局长田劲夫转交给他的,写信的人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法国船长,名叫贝松吕克,正是被赵北亲自展为特殊情报员的那个法国酒鬼。

    虽然这信是用中国字写的,可是写得歪歪扭扭不说,还错别字连篇。赵北不得不连蒙带猜,理解信的内容,以及那位法国船长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这封信虽然是寄到军情局的。但是真正的收信人就是赵北,法国人显然很清楚,田劲夫在收到这封信后。肯定会按照他的要求将信转交给赵北。

    贝松吕克虽然是军情局的特殊情报员,但是并非核心人员,不直接参与机密行动,所以在编制上也比较灵活,对于田劲夫的命令,这个,法国人会视他当时的心情决定是否接受。在田劲夫看来,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情报员,或许这个法国人更适合做一个冒险家。

    实际上,这个法国船长兼酒鬼确实是一位合格的冒险家,他在东方的冒险已有多年,而现在,他却不在远东,而在中东。

    法国船长是在欧战挥响之后抵达中东地区的,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在埃及花天酒地,期间还拍了几封电报给军情局联络站,向田劲夫吹嘘他在中东的冒险经历,不过仅仅在半年之后,正当欧战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法国船长却突然“失踪”了。那之后就没再与军情局取得过任何联系,以致于田劲夫不得不猜测他可能因为欠人赌债或者欠人酒钱而被债主干掉了,如果不是这封信的到来,田劲夫可能已经下令销毁这个法国酒鬼的所有档案了。

    这封信是贝松吕克的亲笔信,信日期是一个月前,信地点则是一个叫做“瓦季”的城市,田劲夫叫人查了半天地图,才弄明白,这个,“瓦季”原来是一座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边缘的小城,至于这个法国酒鬼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他在信里也简单的提到过,实际上,这个法国酒鬼是跟着一个名叫劳伦斯的英国考古学家赶到瓦季的。

    实际上,法国人向中国的总统先生写的这封信,其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他和那个英国考古学家在阿拉伯半岛进行军事冒险活动的。

    欧战爆之后,交战双方不仅在欧洲展开军事较量,而且也在亚洲展开军事较量,尤其是中东地区,由于沟通东西方的重要交通孔道苏伊士运河就在中东地区。因此,中东地区也爆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军事对抗,不过由于列强的主战场在欧洲,在中东地区只有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少量驻军,所以,中东地区进行的实际上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交战的一方是加入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而另一方则是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阿拉伯部落联军,德国支持奥斯曼帝国,英国支持阿拉伯部落,而那个英国考古学家劳伦斯就是奉英国政府常驻开罗的中东事务大臣罗纳德斯托尔斯勋爵的命令前往阿拉伯半岛的,并以英军中尉的身份协调阿拉伯部落的反奥斯曼起义。

    贝松吕克是在开罗认识劳伦斯的,当时,劳伦斯是英国陆军情报部阿拉伯局的一名参谋,主要为英国当局分析奥斯曼帝国的政治情况,并利用他对阿拉伯文化和民俗的了解为英国驻中东军事部门提供咨询,由于贝松吕克经常去劳伦斯借住的旅馆喝酒,两人因此经常碰面,并最终在“英法友谊的促进下”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正因此,当劳伦斯被派往阿拉伯半岛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也将他的法国朋友一起带了过去,贝松吕克就这么赶到阿拉伯半岛并最终从那座小城瓦季给中国的总统先生写了一封充满战斗漏*点和蹙脚马屁的亲笔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