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1章 谍战近东(上)(第1/3页)  1908远东狂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1章谍战近东(上)

    风从海岸那边吹来,带来了一点湿润,也带来了一点凉爽,旅馆靠海的房间也因此最受游客们的欢迎。

    西奈半岛荒凉干旱,也就是沿海地区风景可以一观,而沙姆沙伊赫就在海岸边,面朝红海,背靠荒凉,既有尘世的喧嚣,也有荒芜的孤寂。

    现在正是西奈半岛的炎热季节,这个时候游客是不多的,何况现在欧洲战争正在蔓延,现在有闲情而且有闲钱到沙姆沙伊赫旅游的欧洲人基本上是两种人,一种人就是躲避战乱的阔佬,另一种人就是带着“特殊目的”到这里的“游客”。

    理查德.佐尔格就是后一种性质的“游客”,而此刻,这位佐尔格先生就站在一座建在海岸边的旅馆靠海的一间客房的阳台上,而且正举着一架望远镜向远处的海面上眺望,那里有什么景色呢?除了海洋之外,或许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那艘航空母舰了。

    那是中国海军的大型攻击型航空母舰“南海”号,是中国海军现役四艘航空母舰中目前唯一游弋在红海上的航空母舰,对于这艘航空母舰出现在红海海域的目的,中国官方的说法是“战备休整”,因为据说这艘航空母舰刚刚结束了在波斯湾的战斗任务,官兵需要休整,所以就来到了沙姆沙伊赫,在这处风景胜地就近休整。

    或许这种官方说法也是实话,毕竟,最近几天,城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水兵在街上闲逛,咖啡馆、电影院里到处都可以看见“南海”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军官和士兵,他们的说法也是来沙姆沙伊赫休整,而且由于假期长达半个月,许多轮休的官兵甚至打算去埃及旅游,看看金字塔,看看狮身人面像,显然,中国海军的官兵们正在向美国海军同行学习,那就是“加入海军,周游世界”。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佐尔格坚持认为这只是片面的,实际上,他很清楚“南海”号现在并没有真正解除战斗警戒状态,这从今天上午航空母舰编队护航舰队的出海训练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来分析的话,现在的“南海”号航空母舰很可能正在充当着一场国际阴谋的策划“密室”的角色,而佐尔格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弄到“密室”谈话的准确内容。

    佐尔格先生并不是普通的游客,也不像他的名片上写的那样仅仅只是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他的真实身份是间谍,一名为莫斯科效力的国际间谍。

    理查德.佐尔格,男性,1895年出生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巴库,父亲是一名德国技师,母亲是一名俄国平民,佐尔格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名俄国人,三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居德国,之后,他成了德国公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佐尔格在德队服役,战争中负伤,并在后方军医院认识了他的同志,战争结束之后,佐尔格在德国呆了几年,参加了小组,之后去了苏联,并加入了苏联国籍,并被苏联情报机关发展为谍报员,后来返回德国,以记者身份为掩护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

    协约国对俄国的武装干涉使苏俄、苏联政府意识到,它的敌人不仅在欧洲,而且也在亚洲,以前,俄国人一直将日本当作是他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但是,当远东共和国在中国的庇护下拒绝并入苏维埃俄国之后,苏联政府就开始将警惕的目光从日本转向中国,为了搜集这个亚洲对手的情报,苏联派出了它最好的间谍,而佐尔格就在其中,他是1931年从德国前往中国的,而当时,正是世界经济萧条时期,远东一片混乱,佐尔格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先前往兰芳,然后再以兰芳为跳板前往中国上海,成了《法兰克福日报》驻上海特约记者。

    当时,正是黎元洪政府时期,经济的萧条以及政治、思想上的混乱给了佐尔格很有利的条件,使他得以顺利的布置了一个远东情报网,那些对黎元洪政府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