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2 王朝覆灭(第2/3页)  大明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的后勤基地,实力大增的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在顺,改元永昌,对手下将士大加封赏,然后乘连胜之威,开始渡河东征,李自成和刘宗敏率领一路,占领平阳后攻占太原、宁武、大同、阳和、宣化等地,另一路由手下大将刘芳亮率领,渡过黄河后进山西,沿黄河北岸进军,先占河南的怀庆府,然后东下收河南卫辉、彰德二府,然后经邯郸、邢台、洒间攻取保定,最后的战略是会师北京。

    面对大顺军的咄咄逼人,祟祯和一众大臣惊慌了,这时的大明已经到了无兵、无饷、无将的尴尬局面,根本没有可挡李自成的力量,唯一的办法是把辽东战线最后一批精兵强将调回勤王,守卫京师,但是又怕违反祖训,要担失土的责任,思来想去,崇祯决定御驾亲征。

    皇上要御驾亲征,大学士们心领神会,从首辅陈演起一个个挨次报名代替,崇祯都没同意,直到李建泰时才松口,说实话,李建泰为人贪生怕死,又没有领兵经验,选中他因为他是山西的大富翁,在没钱没兵时看中他,主要看中他的身家,李建泰倒也识趣,在朝堂上慷慨地说用私财饷军,不用官帑,崇祯高兴之下封他为督师,赐尚方宝剑以代出出征。

    可惜这个被崇祯寄以厚望的马督师行军到邯郸时,一听到刘芳亮来了,还没碰面就怕了,率军北逃,沿路还洗劫百姓,最后还向刘芳亮投降,可以说成了一出可笑的闹剧,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在调吴三桂进京勤王再三犹豫,担心失土,又拿不出钱饷劳军,几经折腾错过了最好时机。

    最后一点漏屋偏逢连夜雨,经营几百年的京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是大明最坚固的一座城池,当时后金铁骑几次兵临城下都只能望城兴叹,本来还能倚城固守,没想到京城突然传起瘟疫,老百姓叫它“疙瘩病”,起初患者突然发起高烧,有的胡言乱语、行为失控,或者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在腹股沟、腋窝、双腿出现肿胀,一些人长期昏迷或精神错乱。他们的结局多数都是死亡,更为可怕的是,有时候人们正在街上或家中交谈着,一个人突然就开始摇晃,猛然倒在地上死去,京师军民大批死去,以至后面根本没力对抗来势汹汹的李自成。

    陆皓山收到这些情报,神色有些复杂,然后叹息道:“大明要亡了,李先生,都是该死的张献忠,早不来晚不来,这一趟我们就赶不上了。”

    作为记忆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陆皓山对它还是很怀念的,他曾经富饶强盛,威震四方,养活了高达一万万人口,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遗训更是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人。

    李念点点头说:“这样也好,这样我们不仅不用背负弑君的罪名,到时也可以师出有名,而朱至澎那头大肥猪,也可以派上用场了,还是大人高见,一直留着他。”

    割据四川后,陆皓山把蜀王软禁,罚没财产田地,圈养起来,并没有杀死他,一来是没和大明朝撕破脸色,二来也是保留一张底牌,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别管那么多亲疏,是王子凤孙就有利用价值。

    当等待成为一种习惯,陆皓山并没有采取什么,只是不断收集有关京师的情报,不仅陆皓山没有行动,像满清地皇太极、在万县停留的张献忠、拥兵自生的左良玉、扫地王、一丈青等人,也没有行动,所有人都在等,等李自成攻破京师,等大明王朝灭亡的那一刻到来,那时才是真正的混战。

    崇祯乱了,先是派太监监视各镇,为了挽回民心,再三下罪己诏,妄想收拾人心,眼看实在不行了,什么也不顾了,下令放弃宁远,命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回京勤王,可是除了唐通和吴三桂领命,其他人用各种理由推诿,可是就有人肯率部勤王,崇祯又走了一步昏棋,派太监去监军,硬生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