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2/4页)  战争中的平安夜18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大约有20万雇佣军,其中8支部队是来自印度的雇佣兵。德意志帝国约有380万军队,法国也有这么多。由于当时还没有兵役法,在职业军人首次遭到重大损失后,英联邦帝国便成立了业余军队:“更多的男子被征入皇家军队。”参军的最低年龄19岁、最大年龄38岁。成批的年轻男子报名到法国去打仗,这将让他们去冒险,他们中有许多是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

    成千上万的人甚至虚报年龄,也没有人去核对。贵族和银行家、大学生和农民都欣然报名加入了英国远征军。所以最初有的营是按地方上的职业分工编制的,或者按志愿兵原先所在的城区和乡村编制。他们都被称作“基钦纳勋爵军队”,用第一次   世界大战 英国陆军大臣赫伯特霍雷肖基钦纳的名字命名,所有的英国军队都要服从他的召唤和命令。基钦纳的脑子里不仅有战略,而且有一种道德理念。他让每一个士兵在随身所带的军人证里放一张便条,便条上写着:“作为国王的一名士兵,你在外很规矩。”因为以国王的名义被派往法国,去帮助“我们的法国伙伴抵抗共同的敌人”,不仅会受到德军致命shè击的威胁,而且还会受到法国生活方式的威胁。“他们要经受考验,经受   葡萄酒 和女人的考验,他们必须通过这两种考验,避免任何一种xìng挑逗”。

    尽管勋爵警告过,但不少士兵还是为了精神陶醉而得了淋病,大部分人都活得不长。西线的损失令人吃惊,每天多达5000人。在牛津和剑桥,在大不列颠的精英大学中,仅一年内,30%的精英丧失了生命;英国乡村贵族家庭中,几乎整个后代覆灭了;在工厂里,fù女顶替了工人的岗位。由悲剧造成的必然形势带来了持续xìng后果,因为现在正好在开展fù女解放运动。在英国,为争取女权的fù女们甚至上街示威yóu xing,要求实行义务兵役制fù女因此能获得更多的工作岗位。如果上流社会的女士在马路上碰到一个不穿军服的适龄男子,她们会给他一根白色的羽毛 一个不在前线打仗的平民肯定是个胆小鬼。

    在德国,举国上下陶醉在战争中。受到老师的教唆,还没到毕业考试,整个年级的学生就去接受入伍体格检查。本来,这正是放暑假的时候,而现在却是冒险去打仗。小伙子们满以为秋季就要回来的,然而到了秋季,许多人已经死了。从1892年至1895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子,他们在战争bào发时才18岁,最多22岁,这一年龄段的德国小伙子总共死去了37%。

    失去丈夫、父亲和儿子的妻子们、孩子们和父母们,无论在德国和英国、在法国和比利时、在俄国和奥地利,他们都在悲痛。那些年轻小伙子是被手上沾满鲜血的将军们的命令逼着去死的,他们的身上覆盖着将军的手套,献给他们的悼词既空洞又千篇一律,毫无安慰价值可言。来自莱茵高地的年轻士兵卡尔楚克迈耶在战争bào发前4周,即1914年7月已经预料到这样的后果,他写了一首诗:

    有朝一日,当一切已成过去,

    母亲在哭泣、新娘在怨恨,

    在耶稣基督的雕像下,

    虔诚的十字架被怒摔。

    有人会说:已经过去了!

    让死者去抱怨自己的死!

    可我们活着,我们的心碎成两半,

    活着就要收拾残局。

    失去了一代人,由此造成的震惊在英国起到另外一种作用,比在德国更有影响,并导致另外一种后果。内维尔张伯lún作过令他失望的尝试,他于1938年想通过绥靖政策让德国“元首”平静下来,以防止损失惨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0年后,再bào发一次大战,这也是鉴于以前的经验和出于大批死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家庭的损失大于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