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谈他们因何而得了一枚勋章等等,说起这些事情不会让人伤痛的。
但是他们不透露每天在前线残杀的细节,避免描述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恐怖。这些前线的战士在老兵聚会时都不谈细节,更不用说在他们回家后,在已经陌生了的日常生活中提这些事情了。再有想象力的人也想象不出像阵地战这样的恐怖事情,这种恐怖连亲身经历过的他们都几乎难以理解。而那些在家乡的后方熬过这4年光yīn的老百姓就更加永远难以理解了,他们的世界和战士们的世界很难兼容在一起。希特勒曾允诺要治好这种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就是发动下一次战争,在下一次战争中会有另外的、新的、无法想象的残酷。
留在家里的人眼前有一幅战争的画面,他们的脑子里储存的是报纸中经篡改了的报道;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可以从经检查过的信件中看出一些暗示真相的句子。不加美化的真相是不合拍的,所以说战后回家的人还是保持沉默为好,为了保护家属,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本来嘛,关于圣诞和平的事他们应该是可以说的,因为这件事情是整个人类的故事,但是只有通过讲述事先的残酷,才能说清这个故事,如此看来,还是不说为好。
能澄清事实的报道,即战后经过调查说明将军们和政治家们在战争期间隐瞒了什么东西的报道当时还没有。像库尔特图霍尔斯基或西格弗里德雅各布松那样的记者,他们被那些毁灭祖国的人污蔑为没有祖国的年轻人。这些普鲁士的独裁者们在皇帝身边已经不再明显地有权势了,但是他们仍然留在权利的杠杆上,他们和以前一样cāo纵着司法和行政等首脑机关。他们确信,德国在战场上是不可战胜的,是因为家里(后方)有人造反才打败仗的;他们鼓吹“背后一箭”的谬论,这些人真是固执得无法救yào。
等到在德国出版第一本附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真实照片的书,恩斯特弗里德里希的反战教科书《以战争反战争》已问世好几年了。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于1929年才出版,这部小说没有在魏玛共和国末期的所谓小人物中间改变任何东西。他们肯定听到了、看到了反对战争的信息,然而在他们再一次的民族主义狂妄自大中,魏玛共和国灭亡了。
有一种理论流传甚广,说这样的和平相聚表明了敌方有多么厌战,现在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就看敌人什么时候投降。根本没有发生过值得发一通言论或拍一张照片的事情。同时,关于战场情况的官方报道受到谴责。
然而证据还是有的,有确凿的证据,尽管有着人人必须遵守的禁令,各国的士兵还是把相机带到了前线,有机会时照几张自己喜欢的战争照也不错。柯达的“袖珍”相机是供和平时期抓拍和度假时拍摄家庭照和田园照的。战争bào发后,广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请自作战争图片报道。”在德国拜罗伊特的“法兰西照相机厂”在德国报纸上用粗体字大肆叫卖,“带着小宝贝去打仗”。这些促使人们去买的“小宝贝”是针对军官们的,因为普通士兵的月饷只有15马克,尽管买一个相机赠送一个胶卷暗盒和一个皮夹子,但他们还是买不起。
开始,穿着军装的摄影师们的拍摄只局限于战场上所谓战士的有趣生活,如吃饭、训练、打牌、胜利进军。等战士们了解了战争的真正面貌后就发生了变化,没有人再相信那些刊登在报纸上然后寄到前线的照片。士兵们每天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未冲洗的胶卷他们要么探亲时亲自拿回去,要么jiāo给那些受伤后允许回家的士兵带回去,要么写上地址和信一起邮寄回家,特纳所摄照片就是在 拳击 日晚上寄回去的。穿着合身制服的英国检查官只能抽查信件里的内容,因为每天有几千封信呢。
西里尔德拉蒙德也是在前线的业余摄影师之一,他是英国皇家菲尔德pào兵。拳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