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亚当上校负责执行这项任务。
伤员们和军需勤务分队(没有它们也行)往奇尔河以南地区撤退,因为俄国人的进攻威胁着铁路以及集团军的主要供给线。
保卢斯批准了这几项建议。相应的命令下达到了各部队”。
这些供词印证了我们作的结论,例如第6集团军指挥部对苏军准备反攻有所感觉的话,但从总的来说,这种感觉既不了解突击的确切方向,更不了解突击的日期。
与此同时,亚当列举的事实证明,第6集团军根本没有打算放下武器,反而在准备继续斗争下去,并根据业已形成的局势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X沙伊贝特所著的《在顿河与顿涅茨河之间》一书同样透露了敌人内部形势的材料,虽然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并不完全准确。据他讲,从l0月29日起,“B”集团军群指挥部始终没有怀疑,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所属地段上会有突击。11月前半月,该集团军正面的苏军兵团由8个增加到18个。同样观察到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弯曲部以南,罗马尼亚步兵第6军正面集结了大量苏军兵力,而那里正在组建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沙伊贝特写道,很清楚,俄国人首先要对罗马尼亚人实施突击。
作为反措施,从坦克第4集团军抽出了坦克第48军指挥部及其所辖的坦克第22师和罗马尼亚坦克第1师。该军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后方地域的快速预备队。斯大林格勒以南摩托化第29师作是抗击俄国人突击的唯一的预备队。
而后,又确定从意大利第8集团军,抽出德军步兵第62师来加强受威胁地区。但是,11月19日,苏军已经开始进攻了,对斯大林格勒两面发起了突击。参加包围的苏军北部集团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右翼发起突击:从谢拉菲莫维奇开来的苏军突击罗马尼亚步兵第5军,从克列茨卡亚开来的苏军则突击罗马尼亚步兵第4军。
沙伊贝特在叙述这些事件的过程时指出,两个坦克集团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即坦克第5集团军和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1集团军)协同骑兵兵团“突破了罗马尼亚人的薄弱防御,使他们的部队在上面提过的两个登陆场之间受到夹击,并击溃了转入反冲击的德军坦克第48军。当时作为主力的拉斯卡尔将军指择的3个被围的罗马尼亚师几乎遭到全歼。坦克第22师及几千名罗马尼亚人在许多天后才得以突破重围,赶到上奇尔”。
突破罗马尼亚人的战线后,苏军部分进攻部队从后面向与罗马尼亚人相邻的德军第6集团军步兵第11军发起冲击。该集团军指挥部让第11军将其正面转向西,并企图借助调到这里的德军坦克第14军(坦克第14、16、24师所属各部队)从南面保障自己的后方。这对急迅扑向卡拉奇的那股苏军兵力来说毫无作用。
11月21日上午送来了通报,苏联部队占领了卡拉奇附近的顿河大桥。该桥完好无损。几个小时以后,从北面进攻的苏联部队在此地同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实施突击的集团建立了通信联络。
“第6集团军指挥部好不容易才将自己没在顿河右岸戈卢宾斯基的指指所从突然形成的包围圈里转移出来。11月20日晨,敌军在德军集团四周形成了紧密的包围圈。俄国人在南面参加包围的进攻集团较轻松地突破罗马尼亚第6集团军的强弱防线后,便直扑卡拉奇,并切断了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部同其下属部队的联络……
这是1942年11月21日的事。当时正是该由康斯坦丁涅斯库指挥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时候,康接任了此职。在此之前,第4集团军所属各兵团曾在坦克第4集团军编成内作战。当时悲剧的一面是,正好该集团军有近半的兵力被俄国人摧毁了。过不多久,罗马尼亚留下的部队重新由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并取名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