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3/4页)  黎原回忆录30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步兵的协调存在一定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而突破口选择更不合适。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轻敌,觉得此时的敌人已不堪一击,没有认真考虑正面守敌的实际战斗力。我向师长建议:应充分准备,再发动进攻。刘转连遂命部队停止战斗,令四一八、四一九两团预备队加入战斗,重新组织连以上干部看地形,选突破口和步pào协同。对于阻碍部队进攻的敌碉堡、工事,命山pào营位置前移,改间接shè击为直接shè击,保证准确有力地摧毁之。

    下午3点,我军集中全部火力,猛轰敌人据点,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随后主攻部队根据选好的突破口同时发起进攻。此时敌人已顽抗了近八个小时,斗志也渐渐丧失,军心不稳。我军很快突破敌人前沿,冲入镇内进行巷战。敌人大部被歼,逃跑的一部分也被四一九团的一个营围歼。到下午四点多战斗结束,我军共歼敌一个jiāo警总队、一个保安团,俘敌2400余人。敌少将总队长、副总队长均被俘。这一仗,我们还缴获了1000多支美式卡宾qiāng。后来总部得知我们的战果后,抽调了大批卡宾qiāng支援友军部队。

    新河战斗结束后,我师奉命留在新河车站东南布防,监视塘沽敌人。12月23日,上级命令我一四○师归建四十七军战斗序列。我团由新河车站进抵武清,旋即又转进廊坊地区构筑工事,组织阵地防御,防止北平守军南逃天津。

    自我团入关以来的十多天内(12月12~23日),在本师建制内,连续进行了十几天的战斗,由于全体指战员作战英勇顽强,组织指挥得当,取得了很好的战绩,部队伤亡不大,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一四○师师史对我团在祁家阜子的战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师史写道:“四一八团主要指挥员由于行军中指挥靠前,发现情况及时,决心果断,取得了以一个排击溃阻我前进之敌一个营,并歼灭其一部的胜利。”

    2、围困北平,改编傅作义部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结束后,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如毛主席所说:我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优势。guó mín dǎng军队由全面内战bào发时的430万人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则由120万人增加到300万人。11月中旬,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后,成功地将徐州刘峙集团分割。毛主席从战备全局考虑,为防止平津地区之敌南撤淮海,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将傅作义集团就地歼灭于平津地区。此时,傅作义集团的动向有三种可能:一是西窜绥远,二是南逃,三是固守北平。蒋介石虽倾向南撤,但决心还没有定,而且guó mín dǎng内部意见也不一致。有人主张南撤与刘峙集团会合,反对者则认为撤出平津,将损失整个华北。敌人正处于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之时。但无论敌人是西窜,还是南逃,都不利于我军就地全歼敌人的计划;而固守北平,也会增加我军进攻时的损失。为此,毛主席运筹帷幄,要求东北野战军于11月23日秘密入关。第二天,又令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杨成武部放弃攻打归绥,由西向东,突然包围张家口,目的就是吸引傅作义部西进救援张家口,以迟滞平津敌军南逃。

    此时,蒋介石、傅作义认为东北解放军起码需要休整3~6个月,才有可能挥师南下,因此错误判断围攻张家口的仅是华北解放军。傅作义30日命令驻扎北平的嫡系部队三十五军乘400余辆卡车由北平增援张家口。这样一来,我军就成功地将傅作义的主力引出北平。

    12月5日左右,已秘密入关的东野先遣兵团程子华率两个纵队袭击密云,傅作义才发现我东北野战军已入关,赶紧收缩部队,令三十五军回撤。此时毛主席早已部署好,命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