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来的支队主要领导,对“十二字”方针的理解有很大的片面xìng,错误地认为“以工为主”,就是“以工改兵为主”,“以落实经济政策为主”,“以奖金为主”,认为“部队管理没啥了不起,无非是出cāo站队一二一”,忽视部队建设,放松政治思想工作,靠发奖金调动积极xìng。虽然职工大都参了军,换了装,但思想并没有入伍,整天考虑的就是家属随军、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有些人甚至不发奖金就不上班,没有加班费就不干活。个别党员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党的建设,过去一年全支队只发展了18名党员。传达中央文件时,许多党员都不参加,有的党员甚至整年不jiāo党费,不过组织生活。支队领导对部队中许多严重违法乱纪事件也不追究、不处理,甚至出现了开qiāng打人等犯罪分子长期逍遥法外的现象,影响恶劣。
二、思想路线不对头,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讲大话、讲空话,报喜不报忧,问题成堆,生产上不去,群众批评说是“大手大脚大浪费,大轰大嗡大窝工”。但支队领导却盲目自满,到处宣传“四个大”,自认为工作是“人员大集结,部队大整顿,施工大准备,工作大前进”。1979年初露天矿剥离设备还没有到货,支队就大吹大擂,宣布“五一”开工,结果电台作了广播,省报发了消息,根本没有实现,又拖到“七一”,亦未实现,造成很坏的影响。许多工作经不起检查,一问都说没问题,一查处处是问题。有的同志对此尖锐地批评道:“不实事求是,报喜不报忧,找不到问题,这是支队的致命伤。”
三、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在干部提拔上存在宗派倾向。支队主要领导是从抚顺来的,在干部使用上有亲有疏,不能一视同仁。对抚顺籍的干部大量提拔重用,有不少人连提两级,甚至三级。相反,对原矿区指挥部的干部使用不当,原指挥部34名科级干部降为参谋、干事、助理员。部队整编以后,支队主要领导就把干部、军务、工程等重要部门都换成抚顺的干部掌权。群众批评他们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财、物权一把抓”,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xìng。当然,有一些问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部队整编时按照军政企三合一的体制,原矿区75%以上的工人都参了军,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这种“包下来”的体制,给部队建设带来许多困难。编余的1700多名老弱病残职工,也不得不全部编在连队,致使部队军民混杂,男女共处,不便管理。有一个中队有59名女工,25人已婚,19人怀了孕,6人生了孩子,都住在中队。有的中队还办了托儿所,真是军队不像军队,百姓不像百姓,根本无法管理。再加上家属随队、子女顶替等切身问题也无法解决。改兵之后取消了加班费,奖金也比地方企业拿得少,不少人不安心部队工作,要求脱军装转业。这种体制使建设和施工单位不分,经济责任不清,不能监督制约,吃大锅饭,造成严重浪费。像霍林河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矿区,总体规划牵涉各个方面,把矿区建设、施工生产以及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都由部队承担,作为一个师级单位,是难以胜任的。实践证明,这一体制很难适应矿区和部队建设的发展。此外,霍林河地区自然状况恶劣,建设条件差,全年只能施工六个月左右,还缺水、缺电,jiāo通不便,运输困难,大量材料和设备不能及时运进,也是造成矿区工程进度慢、造价高的一个客观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工作组立即对四十四支队进行全面整顿。首先,工作组用半个月的时间下到基层,甚至蹲到连队,实行“五同”,连续召开几十个座谈会,接触上千人。我还亲自同支队部门以上领导和各大队主要领导逐个谈话,力求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调查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反复研究,认真分析,形成了政治工作、干部路线、施工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