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3/4页)  中国远征军史42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物资装备,除有战车营、山pào营外,每个步兵连配备6门小迫击pào,士兵多为冲锋qiāng,小迫击pào在山地使用优于日军的掷弹筒。这两种武器在森林中使用至为便利,效果很好。日军素以白刃战自豪,冲锋qiāng刺速快弹着密,是在进行白刃战中,瞬间歼灭敌人的有效武器。

    三、平时训练重于作战。缅北地形复杂,森林河川湖沼纵横jiāo错,对于特种训练要求高,如游泳、cāo舟、架桥、开路、地形判断、指南针的使用、各种联络方法,均须熟练掌握。中国驻印军战前曾于列多附近森林进行丛林战训练,所以战斗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取得胜利。

    四、有充足完善的后勤补给保障。本战役中,中国驻印军以少胜多者不乏其例,都是因为保证了补给,使武器能够充分发挥火力。在战斗中,驻印军敢于大胆迂回包围,出其不意,也是得力于空中补给的便利。此外,为了救治伤员,每一团都配有手术急救组,该组与师卫生队保持密切联系。负伤官兵,需施行手术输血者,立即进行,而后以飞机或汽车送往后方医院。因此,官兵凡不是直接命中致命部位的,绝少死亡。这一点,是guó mín dǎng其他军队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中国驻印军士气旺盛、作战勇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中国驻印军首次于丛林战中使用战车,深感战车用于丛林,机动xìng大减,而且容易遭受敌军平shèpào火或短距离pào火袭击。因此,应加厚转塔及油箱的装甲。特别应防范磁xìng地雷。初次投入战斗,受磁xìng地雷毁坏损失较大,以后装置铁丝网盖于四周,磁xìng地雷才失去效力。

    六、战车用于丛林战,虽然效力大减,但对敌军精神心理上的威胁很大。因此,应于平时训练中,将步兵与战车协同作战的技战术反复练习,以应用于实战。

    第四章中国驻印军与缅北反攻

    第三节孟拱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为沿孟拱河西岸谷地的总称,地形狭长。孟拱河(又名南高江)自大利以南,折而向东,横贯孟拱平原,流入伊洛瓦底江。船可航至八莫,铁路从孟拱东至密支那,西经卡萨南下仰光,公路可达卡盟。孟拱城位于水陆jiāo通中心,握缅北jiāo通之枢纽。孟拱与密支那及卡盟成犄角,为缅北军事重镇。每逢雨季,鲜有晴日,山地泥深过膝,平地一片汪洋。卡盟以南,森林较稀,人烟稠密。

    一战前敌我态势

    新1军自1944年3日中旬突破孟拱河谷以北头道天堑间布本山隘以后,以破竹之势长驱南下,于3月底攻占拉班、沙杜渣等地,占据了瞰制孟拱河谷的有利地位,进可攻取孟拱河谷,退可守胡康河谷。

    日军为阻止中国驻印军南进,确保缅北,以善于丛林战、从胡康谷地撤出的第18师团步兵第55、56两联队残部、114联队部分、师团直属特种兵大队、野战重pào第21大队、独立第13速shèpào大队等部队为基干,并于4月调第56师团今冈宗次郎大佐指挥的146联队(欠l大队)、于5月上旬调第2师团一刈勇策大佐指挥的第4联队及该师团直属pào兵第2联队第2大队,于6月初调第53师团冈田博二大佐指挥的第126联队主力及桥本驹次郎大佐指挥的第151联队第1大队,增援孟拱河谷。第18师团因前期作战损失大,由久留米、姬路师管区调拨1千多名新兵,均无战斗经验,原有士兵因久战体力也已下减。但第18师团与其它部队相比,素质仍较优良,应战沉着,能坚守阵地,shè击准确,在日军中,仍以“超人战士”自誉。

    中国驻印军新编第1军新22师、新38师、第50师一部、战车第1营官兵共约25000多人参加了夺取孟拱河谷的战斗。

    日军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